朋友圈 | 2025年8月19日
龙王与李白的对话
□我不会用手机
夏日的黄昏,我和女儿去南山路浙江美术馆看展归来,发现整个西湖的湖岸上都是消暑纳凉的人群,姑娘们穿着汉服,摇着宫扇,撑着白娘子一样的纸伞;一身丝绸中装的老婆婆摇着芭蕉扇,带着骑儿童三轮自行车的孙儿,此时,阳光已经不再有那种“钢针扎毛孔”的烈度了,西边的太阳逐渐收敛了光芒,被彩云半遮蔽。偶尔,从云缝间投射的光线,出现了“丁达尔现象”,就像云天与湖水之间,出现了万千透亮迷人的光路,那一瞬间,生活中的万般忧愁似乎都烟消云散。
我们边走边聊,感觉在西湖之上,荷叶的蓬勃香气比粉色荷花更加馥郁迷人。正在此时,忽听走在前面的阿公收拢折扇,惊讶指天:“快看快看,左边的云变成了‘龙头’,右边的云变成了‘李白’!”我抬头一看,果然,西边的天空上,云像发光的绸缎一样环绕着太阳,而两朵夏日特有的雷雨云,正从远山之巅“生长出来”,左边的云朵像东海龙王,连“龙王”的冠冕、鼓凸的眼珠、高耸的鼻梁也很有辨识度;右边的云朵仿佛诗仙正在仰头吟唱,他高傲地抬起下巴,其开阔的额头、深邃的眼神、飘动的美髯,无一不在渲染其倜傥的神气;此时,“龙王”与“李白”之间的小朵雨云,就像这两位“主角”之间互相抛掷的诗句,在晃晃悠悠、左右游走。
我们看呆了,阿公叹息说:“夏天,西湖的云都变幻莫测,今天,云的模样是你坐在空调房里绝对想不到的呀!”
竹匾
□丁维香
有几斤米放的时间长了,生了米虫,想摊开来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在家里找了一圈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器具,突然想起储物间里的竹匾。
竹匾是竹子编的,曾经是寻常人家过日子少不了的物件。竹匾尺寸有大小,用处可不少,晒谷晒米、盛豆晾菜……甚至还是小孩子的玩具。记得小时候,夏天的夜晚,我们坐在大竹匾里乘凉;有时相互拖着在地上滑,像是船在水上行。打谷场上,有成群的麻雀在地上啄食谷粒,小伙伴们用木棒支起竹匾,看见麻雀钻进竹匾下吃谷子,就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麻雀就被罩在竹匾底下了。
这张竹匾有二十多年了,还是母亲在时从乡下老家带来的。如今,竹匾很少有用武之地了,就如同许多老物件都已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然而,就像一首歌里唱的:“人生中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时光。”老物件上有难忘的往日时光,它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拨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那根弦。
萌鸡课堂
□须平
我家阳台的鸡笼里养着两只萌鸡。这是两个月前我在农贸市场买的,一只黄的,一只花的,毛茸茸的,活泼可爱。这对萌鸡给我们全家带来乐趣,尤其给外孙女成长增添了别样色彩。
首先是养成了“早起”好习惯。自从萌鸡到家后,外孙女就很少睡懒觉。大清早,睡梦中的她被鸡叽叽的叫声吵醒,便一骨碌爬起床,乐此不疲地去喂鸡。起身早了,上幼儿园自然也就不会迟到。
其次是培养了爱劳动的好品质。有了这对萌鸡,外孙女显得格外忙碌和勤劳,一会儿喂菜叶,一会儿给添水。特别是每天给鸡屎盘换垫纸,她都是积极参与,从不怕脏嫌臭。
再次是促进了知识的累积。在养鸡的过程中,外孙女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她知道打鸣的是公鸡,生蛋的是母鸡。她爱看《萌鸡小队》动画片,连看三遍都不觉得厌。她还对鸡的相关知识感兴趣,比如鸡在十二生肖中倒数第三的排位等。她平时在观察萌鸡那贪婪的吃食样子时,“迫不及待”“争先恐后”“津津有味”等词语就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
随着萌鸡一天天长大,它的去留成了一道难题。最终不管如何处置,外孙女的意见肯定是首选啊。
茄子饼
□龙水
家里种的茄树还没挂果时,我总爱往超市跑,买回的茄子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炒,都觉得特别好吃。可等自家田里的茄子挂满枝头时,反倒觉得吃腻了。望着茄树上一个个翠绿的茄子,不忍弃之的我学着视频,依葫芦画瓢做起了茄子饼。
先把茄子洗得干干净净,掐去头尾,细细切成茄丝,码在盘中备用。取个大碗盛上面粉,磕进三个土鸡蛋,撒把葱花,再添点食盐、鸡精调味。接着把茄丝全倒进去,掺些清水,拿筷子搅成稠稀合宜的面糊。
灶上的油锅渐渐热了,用勺子舀起面糊摊进锅里,用铲子轻轻向四周一抹,便成了圆圆的饼状。“嗞嗞嗞”的声响中,面糊慢慢凝固,边缘泛起金黄。我急忙用铲子将面饼翻个面,让另一面也在油中煎制。两三分钟光景,两面都煎得焦黄,我赶紧关火,盛出来用刀切小块装盘。
虽说头回做的茄饼有点焦边,可那股茄香混着蛋香直往鼻尖里钻,咬一口外脆里嫩,咸淡适中,竟让我吃得停不下来。寻常茄子换种做法,竟吃出全然不同的滋味。同样,生活也是这般,偶尔换个角度,换种思维,日子便像这盘茄子饼似的,生出不一样的精彩来。
心血来潮
□熊筱
周末刷手机,偶然间看到一个绘画博主分享的图片。第一眼,哇,很惊艳!第二张图,是起形的步骤,好像也不是很难,第三、四、五张……往后逐渐增加细节。越看越上头,好像我也行,特别是看到评论区有许多人在交作业,一种冲动到达了顶峰。
翻身下床,找出了上初中时候的图画本,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支水笔。模仿着博主的步骤,先起形,确定大致位置。然后增加门窗、树木这些细节,底稿画好后,用水笔描边,添加阴影,尽管跟博主画的还是有些出入,不过自己基本满意。整个过程三个多小时,我听着音乐,一笔一画地勾勒,反反复复地修改,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
偶尔的心血来潮换来一幅小作,没有提前规划的刻意,只有自由随性的趣味,被情绪驱动,随心而行。期待下一次的心血来潮。
紫藤重华
□老凯
晨练结束,蓦然发现身边的紫藤花开了!紫藤不是春天开花吗?今天已是立秋后的第七天了,紫藤怎么还会开花?特地去网上查了一下,原来紫藤花开二度与品种、气候、营养都有关系,偶尔会有二次开花的现象。
看身边樟树已是红叶落地,紫藤又花开,生意盎然!赋诗一首以志也。
《乙巳秋见紫藤重华》
樟叶初红秋有痕,藤花半破又长成。西风未解藏春计,斜簪蝶影伴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