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 | 2025年8月26日

浏览量
全文2,444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继续战斗

□老兵

8月17日夜,对无数深爱足球的连云港人来说注定无眠。0∶5的比分像一记重锤,击碎无数球迷的心。实力不济,输球本是意料之中,但被南通队连灌五球,终究令人难以接受。然而,正是这场看似一边倒的比赛,连云港球迷展现出的坚韧与团结令人动容。

终场哨响,当球员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向看台,球迷们没有丝毫的指责和埋怨,而是饱含热泪一遍遍呐喊——“继续战斗!”声音中带着哭腔,却充满意志、充满力量。手拉旗猎猎作响,“为连云港而战”字字铿锵。有人竖起大拇指,眼中尽是鼓励与期待。众人脸上水光纵横,分不清是汗是泪,唯有那一份执着的热爱,清晰且灼目。

球员们眼眶泛红,他们面向看台90度鞠躬。俯仰之间,有一种比胜利更坚硬、更永恒的东西在生长——那是明知必败仍然拔剑出鞘的古典式悲壮。场边几名摄影记者被这一幕深深打动,纷纷举起相机,将镜头献给这个不屈的群体。

这场比赛,连云港队虽输掉比分,却赢得尊严。那响彻云霄的“继续战斗”,不只是对球员的鼓励,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无论面对怎样的逆境,都要勇敢迎战,永不言弃。这份精神正是体育竞技最珍贵的财富。

愿连云港队带着这份深沉的力量继续前行。无论结果如何,他们的坚持与努力,都将成为球迷心中最闪亮的记忆。

一件汗衫

□龙水

8月流火的一个午后,在家里养伤的我收到挚友托人捎来的塑料袋,里面是一件紫色汗衫和一顶褐色卡通帽。展开汗衫,我惊愕地发现胸前有栩栩如生的黑白狼头,下方印着“南通”二字。瞬间,我豁然开朗:这是以“狼”为名的“苏超”南通队纪念汗衫!我心头一热,连伤痛都减轻了大半。

挚友是名特警,身手矫健且为人谦和,常年担负着艰巨的安保任务。他在多次参与“苏超”安保后,特意将这件汗衫送给我,让我共享球队“八战八捷”的荣光。抚摸着柔软透气的汗衫,我仿佛触摸到队员们挥洒的汗水,感受到他们为家乡拼搏的热血。

绿茵场上,南通健儿奋勇拼搏,如锐不可当的狼群,在头狼统领下配合默契、所向披靡。每场赛后,他们浑身湿透,宛若海上泅渡作战的勇士。首场力克南京队后,他们乘胜追击,连战连胜,以强大的实力稳坐联赛榜首,让江海儿女振奋欢呼,热血沸腾。

“八战八捷”已是过往,更艰巨的挑战在前。作为江海儿女,我会穿上这件汗衫,在球场边、大屏前,为队员们加油、呐喊。祝愿南通队继续发扬狼性精神,戒骄戒躁,续写辉煌与传奇!

野花绽放

□美丽的坚持

晨跑路上,两旁种满了绿植,郁郁葱葱,甚是养眼,而我常被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吸引。五颜六色的野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片,虽然算不上风景,但它们依然恣意绽放,默默地点缀着这个世界。

这不,今天我又看到了一丛野花,从水泥地的缝隙中钻了出来。这些粉色的花小小的,看起来简单而不单调,朴素而不华丽,每朵花有五片薄如蝉翼的花瓣,轻盈地舒展着,露出中间一簇俏皮的雄蕊。简单而干净的小花,恰似一个个可爱的小女孩,招人喜欢。

我禁不住拍下了这一幕充满生机的画面。后来上网查了资料,原来这是小木槿,又名迷你木槿、玲珑木槿,6月到9月都是它的花期。看着这些美丽绽放的花儿,不禁为它们的顽强所感动,看上去那么柔弱,生命却是那么豪放、热情,即便是在如此贫瘠的地方,它们依然能扎根、生长、开花,焕发勃勃生机。它们从容、洒脱,把未来交给了风,风将花籽吹向哪儿,它们就在哪儿生根发芽,不与百花争妍,不和群芳斗媚,默然绽放,悄悄地赠与大地一片芬芳。

路边的野花欢乐绽放,唯美出尘,恰似一组美丽动听的音符。善待它们,因为它们也有权利展示属于它们生命的精彩!

莲蓬九宫格

□Ruby

朋友喜欢吃莲蓬,顺手快递了一箱给我。碧绿的莲蓬,数一数,有20好几个。一箱莲蓬,该怎么玩呢?我说:我要为莲蓬发组九宫格——认真对待朋友相赠的礼物,就是一种尊重。先是极细致地剥开莲子,撕掉膜,剔除莲心,拿来和绿豆、百合一起熬了绿豆汤。

而后在小红书上搜到几则菜谱,网友评论莲子炒菜惊艳。遂逐一尝试。用莲子炒了鸡蛋、炒了香肠豌豆胡萝卜丁,果然好吃。连鲜少表扬我厨艺的鱼同学也不吝夸奖,吃一回赞几下。我因此得了鼓舞。做了两枚莲蓬茶垫,这养眼的碧碧的绿啊。小书桌即时变成了一方迷你荷花塘。

不过,清炒没剥皮的莲子时心情是惴惴的。看过网友的成品,配上几个红椒,像是黑暗料理。为了成全九宫格,我决定试它一试。不吃辣椒,改为红椒,切成丁,用于配色。此菜之秘笈是要充分地炒,炒得莲子皮噼噼啪啪自己开裂方好。炒完尝一口,几乎雀跃,是真的好吃呀。

次日早晨,给自己做碗糖水——酒酿莲子小汤圆。冰箱里最后两只莲蓬拿来煮了《山家清供》里写到的玉井饭。“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蝉鸣阵阵,莲蓬如清风缕缕,恍觉我是荷花一朵。

双生葫芦

□灵,异

收到新疆徒弟的消息,说她家院子里的老葫芦藤结葫芦了,一根藤上就两个,当地叫“双生葫芦”,熟得碧绿透亮。

她发给我照片时直乐:“师父,你要不要?我和你一人一个,往后咱们要是走散了,就拿这葫芦认亲!”我想都没想就应下,这哪是葫芦,分明是小徒弟揣在藤里的“时光信物”呀!

看她拍的图,两葫芦裹着浅绿外衣,圆滚滚的,像叠在一起的小元宝,藤蔓还缠着卷卷的须子,连砖墙都沾了股清清爽爽的绿意。突然读懂了她说的“失散了凭葫芦相见”,我想大概就是,哪怕以后天南海北,摸着这带着新疆阳光和藤叶香的葫芦,就能想起彼此的模样,也就是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吧!

喜从天降

□李晓娟

四五月份之际,窗外传来一阵轻柔的“咕咕”声,我满是好奇地走向窗台,欣喜地发现,一只好似佩戴着珍珠项链的珠颈斑鸠正立于花盆之中,探头探脑。见我到来,它既未躲闪,也未惊飞,显得极为温顺。

第二天,我诧异地发现,它竟惬意地在花盆里安了家,花盆内的小枝桠与枯草成了它临时的庇护之所。每日撒一把米、添一杯水成了我的“必修课”。数日后,这个“小家”迎来了两枚蛋宝宝,斑鸠妈妈亦开启了艰辛的孵蛋历程。无论台风、暴雨,抑或烈日,斑鸠妈妈始终寸步不离地守护着蛋宝宝。

功夫不负有心鸟。近日,斑鸠妈妈终于迎来了两只宝宝破壳,小斑鸠毛茸茸的,可爱至极,期望它们在妈妈的悉心呵护下,早日翱翔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