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 | 2025年9月3日

浏览量
全文2,493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摆课桌

□一瓶

明日即是开学之日。这周轮到女儿值日。午后,我趁着周末闲暇,随她去学校新教室,同几个小朋友一道摆课桌。

教室门敞着,进去便见小尹同学跟着她爸爸正摆弄一个小巧仪器。问起来,方知尹爸爸是做工程技术的,今日特携了一台激光水平仪,来帮着孩子们摆桌子。小尹爸爸半蹲着,手里的卷尺“咔嗒”一声弹出,不偏不倚,卡在一点二米的刻度上。小尹同学动作干净利落,指尖一挑,便撕开定位贴的胶带,顺势粘在桌脚下方。

我们几个大人和孩子,依着尹爸爸的指挥搬动桌椅,循着激光的绿线,一张张对齐。忙碌间,忽觉窗外人头攒动,隐约听得几句议论:“摆个课桌,何至于这样考究?连水平仪、卷尺、定位贴都使上了,未免太小题大做。”女儿和她的伙伴们听了,也不免显出几分疑色:“是啊,要这样认真吗?”

此时,班主任走进来,抚着一个孩子的头,微微一笑,转而向我说道:“马爸爸,听说您当过兵,您觉得摆课桌有必要如此认真吗?”我略一沉吟,想起军营中拉背包绳修整菜畦、叠豆腐块被子的往事,便道:“我觉得是有必要的。小事上养成的习惯往往能影响面对大事的态度。”

班主任颔首称是,遂向众人道:“课桌椅如何摆放,实则关系到教室里将有怎样的学习行为。整齐的桌椅暗示着班级秩序,也暗示着班风严谨。从细小处培养孩子们认真负责、注重细节的习惯,将来他们能更专注地学习,更健康地成长。”

众人听罢,默然不语,窗外的几个家长亦不禁点头。女儿和小伙伴们似懂非懂,只是更卖力地调整桌脚,力求与那绿线严丝合缝。

包书皮

□彩霞飞

又逢开学季,晚上到邻居大姐家串门,她正在给孙子包新书。桌上摊着五颜六色的塑料书皮,卡通图案可爱亮眼,姓名贴一撕就能粘,很是方便。大姐手脚快,一大堆新书不到半小时就包好了。可大姐说,这现成的塑料书皮包起来是方便,但冬天会发硬,边角还扎手,不如以前用旧挂历包的好用。

她的话勾起了我温暖的记忆。小时候,开学前最期待的就是大人拿出攒了好久的旧挂历,那就是最好的书皮材料。先把课本平放在挂历上,用铅笔沿着书的边缘描出轮廓,再留出折边的宽度,比着尺子细细裁剪。把裁剪好的挂历纸裹住课本,再把书脊处的折痕压得平平整整,最后把包边的纸向内折叠,就像给书本穿了件合身的外套。

最后一步,在书皮正面端端正正写上班级和姓名。包好的书皮虽然没有花哨的图案,却带着挂历纸张特有的质感,摸起来滑滑的、温温的,有着那个年代独有的质朴和纯真。

如今的塑料书皮虽方便了许多,可总少了点动手的乐趣,少了点纸张与时光交融的温度。偶尔想起旧挂历裁开时的“沙沙”声,想起指尖压过折痕的触感,依旧觉得亲切。

追光者

□微微一笑很倾城

酷爱摄影的陆老师最喜欢拍的就是日出。今年暑假,他北上抚远守候神州东极的第一缕阳光,南下霞浦追寻海上“泼彩成画的天地奇观”。他自称是一个不知疲倦的追光者。

新学期的第一天,天还没有亮,陆老师就挎着相机登上了家门口的小山坡,他要拍下新学期第一个初升的太阳,在课堂上让学生汲取蓬勃向上的力量。

在山上,他看到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也在等待日出。“来了!”眼尖的孩子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了一个小小的圆弧,天边出现了一片耀眼的光圈。他们齐刷刷举起相机和手机,拍下了这最激动人心的画面。陆老师在身后也举起了相机,初升的太阳和沐浴在霞光里的一家人让他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他说,那一刻,他感觉天地间一切都是美好的。

陆老师明年就要光荣退休了。我问他:你为什么喜欢追逐日出,难道日落不美吗?他说:日出比日落更壮美,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的太阳总是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无花果

□黄孝聪

对于无花果,家里人都不待见,说它有一股“青芥”味,不喜欢吃。而我对无花果却偏爱有加,情有独钟。

无花果软糯甘甜,肉里无核,非常适合牙口不佳的老年人,称之为“敬老果”也恰如其分。它一点也不会被浪费,且不麻烦,洗净后,只要去掉果尖茎蒂和底突就可连皮带肉大快朵颐。它的果肉清新爽口,且营养丰富,能帮助消化,被誉为“长寿果”。无花果还可制成蜜饯。前两年,支边扎根在新疆的大姐还给我们寄来无花果干,甜度适中,别有风味。中医说,用它的果干入药,有开胃、止泻的功效,主治咽喉痛。

无花果说是无花,其实有花。只是因为它的许多小花都长在花托内壁,我们在外面看不见罢了。我们吃的无花果主要部分是肥大而营养丰富的花托及其他器官所组成的聚合果。

无花果名称朴实无华,它不事张扬、低调务实的品格受到历代诗人的赞誉,如“有果无花不竞芳,疏枝淡影坦夷妆”“从不示人花样子,但将果实现人间”等诗句。这使我不禁联想到那些在各行各业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劳动者,当然也包括扎根边陲的我的大姐。不由得对无花果及有无花果一般品格的人们心生敬意。

山水留白

□雨柔和

黔地多雨,赏景受限。九洞天泄洪,游船停摆。我们踩着泥浆攀缘而上,总算看到六个洞窗,像被浸湿的宣纸上晕开的墨痕,算是饱了眼福。

烈日当空,老公拽着我汗流浃背地来到传说中的小七孔前。岸边游人如织,各色遮阳伞在阳光下错落绽放,宛若流动的花海。而小七孔却始终半掩着面容,任人千呼万唤,只肯从碧水青苔间透出几分朦胧的轮廓。我不禁自吟一首小诗:“千里追寻七孔桥,青苔杂草掩娇娆。岸边花伞连成海,只怨天公雨太刁。”聊以自慰。

归途中,我突然明白:山水总要留些遗憾,如同宣纸上的留白。那些未见的船行洞天、未睹的七孔全貌,此刻正在记忆的空白处生长,比亲眼所见更为清晰。

防盗门

□淡如水

我家的防盗门和别人家没啥区别,具备常规指纹识别、密码输入及人脸识别功能。只要一靠近它所能捕捉到的区域,它就会语音提示“请正对摄像头”。

由于懒惰,我习惯了使用人脸识别。奇怪的是,我倘若心情不好,拉着个脸,它会反复提示“人脸识别失败”。最后,我无可奈何,尝试着对着门傻呵呵笑一笑,居然马上就开!而且百试百灵。于是,我就不得不养成习惯,哪怕心情不美好,只要回家听到“请正对摄像头”,我也要努力弄出点微笑的表情。我想,它是提醒我回家了,就不要带着情绪污染家人。

我后来分析过:之所以这样,那一定是我初始录入人脸时嘴角是上扬的。那就严格按照要求,再忙再累再心情不佳,进门前也要把脸部肌肉调整好。不然,就算它不淘汰我,我自己都会淘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