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桥村:多方联动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
为提升辖区不同群体网络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近期,民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妇联、团支部、关工委及辖区社区民警,针对小学生、企业员工、居民群众代表三类群体,开展系列精准化网络安全宣传活动,以“靶向施教”模式将安全知识送达群众身边,筑牢基层网络安全防线。
课堂“护苗”:安全知识进村居
在民桥村村会议室开设的“护苗”课堂上,社区民警以互动提问形式,为村里10余名小学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专题课程。民警结合小学生认知规律,通过播放动画短片、解析趣味案例,围绕“拒绝网络沉迷”“识别网络谣言”“保护个人信息”三大核心内容进行讲解。针对未成年人热衷网络游戏、短视频浏览的特点,强调不随意透露家庭信息、不向陌生账号充值等要点,明确遇到网络欺凌须及时向师长求助。课程尾声,民警带领学生朗读“网络安全拍手歌”,以趣味互动推动知识入脑入心,为未成年人成长构建网络安全“防护屏障”。
企业“助防”:防诈技能送员工
在辖区企业一线车间,助防行动灵活开展。网格员与志愿者穿梭于生产流水线,向员工逐一发放防诈宣传手册,重点讲解冒充领导转账、虚假投资理财等常见骗局,强调转账前电话核实的重要性。结合车间工作特点,志愿者手把手演示手机截图保存诈骗证据的方法,指导员工通过“12377”平台快速举报。活动累计发放手册50余份,覆盖30余名一线工人,让防诈知识随生产线流动深入人心,筑牢职场反诈防线。
村民“识骗”:揭穿网络小陷阱
村民代表座谈会上,社区民警以方言宣讲,揭露面向农村群体的网络诈骗常见手段。结合农村群众生活习惯与认知特点,民警重点讲解“免费领鸡蛋填写身份证信息”“朋友圈点赞领礼品套取个人数据”“冒充医保工作人员诈骗”三类高频诈骗类型。通过剖析本村及周边村庄真实案例,提醒村民保持理性判断,不泄露敏感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遇可疑情况及时向社区民警或村委会反馈。同时鼓励村民代表发挥“传帮带”作用,将反诈知识传递给家人邻里,共同守护家庭财产安全。
此次系列活动中,多方密切协作,差异化宣传提升了精准度与实效性。下一步,民桥村将持续整合资源,推动网络安全宣传常态化,强化群众防范能力,为建设平安和谐乡村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