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共振,自行车价格“冲高回落”?记者专访→
一些喜爱自行车运动的市民发现,悄然之间,崔克、闪电、捷安特、美利达以及迪卡侬旗下品牌多款公路自行车似有降价。个中状况到底怎样?10日,记者展开专访。
记者探店——价有优惠但大跌并不存在
“今年上半年有一波公路自行车的调价潮,我们店也有几款崔克品牌公路自行车跟着调整了价格,最大让利幅度有几千元。”10日下午,在我市崇川区城山路上的一家自行车销售部,一名年轻的女店员对现场探访价格的记者介绍,“公路自行车和普通自行车相比,原本价格就比较高,数万元甚至十多万元的都有。但要说出现价格‘腰斩’这样的下跌幅度,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在店内,记者看到,有几位大学男生正在选购价格在两千元左右的山地车。女店员笑着对记者说,这两天恰好有优惠活动,买车的话可立减两三百元。
在印象城的迪卡侬,山地自行车、城市远途自行车、公路自行车、旅行自行车、折叠自行车应有尽有,各种型号、各种款式,从成人到未成年人的,应有尽有。
记者看到,在琳琅满目的每辆样品自行车下方,都有一块小小的提示牌,标明“会员优惠”“暑期优惠”字样,从千余元到过万元,不同的款式和型号都标明了不同的优惠价格。
“外界所说的大降价,并不是所有的公路车都有降价,主要指年前一波清理库存的公路车产品,还有一些与骑行者身高等参数有关的特殊尺码车型;尽管有降价,有的让利幅度也确实不小,但并没有出现打对折的状况。”现场一位正在忙碌的男店员告诉记者,“今年暑期厂方和店方联手推出了针对学生的优惠活动,效果不错,销量明显增长。结合平时的一些阶段性促销优惠,各种自行车的销量基本上保持着平稳状态。”
平时也兼营捷安特品牌自行车销售的南通骑乐无穷运动俱乐部副理事长、自行车国家一级裁判张雪梅,在采访中也向记者介绍:“店内一款‘捷安特’品牌的公路自行车,原价为18800元,抵扣一系列促销优惠补助共计4800元后,喜欢这款车的消费者实际到手价为14000元。应该说,这样的让利销售幅度已经是相当之大了。至于其他的山地车、休闲车等系列的车型,也有一些优惠,但总体而言价差并不是太大。”
市民感受——有羊毛可薅是件快乐的事
一直喜欢骑自行车去单位打卡的“上班一族”徐先生,此前一直骑着一辆五年前购买的老款山地自行车。看到市面上一些新车型不断推出,他的心里痒痒的,一直在多家店里采价比对,想挑一辆“车型既好、价格又俏”的新车。
“今年五月份,我相中了一辆美利达山地车,价格在4000元左右,是不少网友喜欢的网红车,刚开始上市时就很抢手,当时想拿到现货还要加价才行。”徐先生告诉记者,“我原本也想加价拿到一辆的,后来想想还是压住了心头一时的冲动,决定等等再说。果不其然,前不久我再次到几家店里实地探看时,发现这辆网红车‘悄咪咪’地降价了,原本坚挺的价格降至3000元左右!短短数月就跌掉1000元上下,我毫不犹豫当场出手,拿下了这辆心仪的山地车。”
在我市一家消防企业工作的仇先生,也曾是“骑行热”的一名忠实追随者。他向记者介绍,去年秋天,他花费3999元购入了一辆佳沃公路车。当时,骑行运动正值风靡,仇先生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刷到博主们骑行通勤、锻炼的视频,颇为心动。在门店店员的推荐下,他最终入手了这辆自行车。
购车后,仇先生享受到不少骑行的乐趣,但在“持之以恒”这件事上,他笑着说还要向无论什么季节、不管刮风下雨都坚持骑行的真正“运动达人”学习,争取真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谈及目前自行车市场一些商家打“价格战”有可能引发的降价趋势,仇先生表示,他所购买的“佳沃鱼雷6top”车型目前价格依然稳定,并未跟风下调。据他了解,降价的多为一些价格较高的公路车高端车型。
“如果有羊毛可薅,当然是件快乐的事。”市民陈小姐说,“但对于我这样真正的骑行爱好者来说,公路自行车等车型的价格下降与否,其实平时并不太关心。相对而言,我更看重车的质量,因为这关乎骑行者的安全。”
行业趋势——消费理性促使竞争更激烈
“从现实状况来看,一些车型出现价格波动、车价下降,背后有着多重因素。”10日下午,业内人士张雪梅向记者介绍,“从事这一行20多年,我个人认为,首先是前几年自行车市场过于火热,品牌店数量太多无序扩张;其次是一些网络平台过度放大‘骑行热’效应,户外骑行运动出现失序;最后是消费者回归理性,对自行车的认识和选择更为成熟。”
张雪梅认为,自行车价格波动就像骑行运动的“潮汐式波动”一样,未必是坏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自行车等骑行装备往往是与“骑行热”相伴生的,对于参与者来说,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对于此类装备的价格来说,“价格战”不可能长久,越来越多的自行车品牌不断崛起,随之而来的就是愈演愈烈的白热化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明面上是价格的下跌,暗地里是自行车市场的“重新洗牌”。
“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供大于求这个因素不能忽视。”我市一位品牌自行车供货商对记者分析,“早些年,国内的高端自行车市场上,进口品牌一直占据C位;国内自行车生产商快速崛起之后,越来越多的厂商投身这片蓝海,下场生产制造各种自行车参与竞争。如今,你再看看全市的自行车销售市场上,仅捷安特这一个品牌,大大小小的经销店就有多少家?但市场就这么大,销售店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卷,而喜爱骑车的社会群体占比人数却没有同步增长,卖给谁?在这样的状况下,价格出现波动或下降就是顺理成章的现象了。”
确实,另一位经销商也坦言:“曾经做过一个市场调查,当初,很多市民是为了赶潮流追时尚买车,愿意花大几千或上万元入手一辆‘拉风’的车。现在,骑行市民更多是出于对运动锻炼和促进健康方面的考虑,放弃了凑热闹。这样一来,消费市场就出现了大浪淘沙式的‘洗盘’。”
也有业内人士称,随着去库存周期的高库存、低需求压力化解,车市新繁荣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