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蛮河村:党建引领强政法 精准服务惠民生

原创
浏览量
作者:文图|通讯员吴桐森
全文1,243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锚定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海安开发区洋蛮河村将政法工作作为党组织践行初心的关键抓手,融入民生保障与乡村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村党总支以“党建+政法”融合破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与治理堵点,创新破题、严实履职,从法治队伍建强、反诈防线织密、家事纠纷化解维度协同推进政法工作落地。全村实现重大矛盾与安全事件“零发生”,村民自治满意度攀升,为乡村和谐稳定筑牢坚实“铜墙铁壁”。

建立法治先锋队伍  激活基层服务动能

以老干部党支部为引擎,洋蛮河村依托党总支号召力整合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等优质资源,组建由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法律明白人张爱平牵头的“明法纪”宣传小分队,将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法治服务效能,打造“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法治先锋队。小分队以“解民忧、普法律、强素养”为目标,每月由张爱平带队开展1次常态化法治宣讲,聚焦宅基地纠纷、婚姻财产分割、农民工维权等高频民生问题,结合党员调解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让抽象法律知识具象化;同步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设“法律服务岗”,由张爱平统筹党员队员每周坐班两天,提供“宣传+咨询+援助”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接待咨询超百人次,协助多户村民依法维权,成功引导村民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自觉,夯实基层法治根基。

织密反诈立体防线  守护群众财产安宁

针对洋蛮河花苑(外来人口占比超60%、商企38家)电信诈骗风险突出的现状,村党总支以“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为底线,依托“反诈宣传进社区”党建主题活动,构建“党员带头+线上线下”双轨宣传格局。线上,党员网格员每日在12个村民群推送“仿冒客服”“养老诈骗”等案例,以漫画、短视频开展“花式科普”,实现反诈信息全覆盖;线下,党组织牵头联动社区民警、党员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党员带头针对老年人、新市民等重点群体发放手册数百份,现场演示“国家反诈中心APP”操作,拆解诈骗话术套路。在党员先锋作用引领下,洋蛮河花苑长期保持电信诈骗“零发案”,村民防诈知晓率抽查稳定在90%以上,筑牢群众财产安全防线。 

解决家事纠纷痛点 完善全链条机制

立足核心区域外来人口多、家事纠纷“排查难、调处难”的痛点,村党组织以“党建统筹+部门联动”为抓手,构建“排查—调解—预防”全链条化解体系。一方面,党员带头开展日常排查,建立“一户一档”动态台账,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平安志愿者聚焦家庭收入差异、异地务工、养老赡养等风险点,开展“户户进、人人访”拉网式排查,精准掌握潜在线索;另一方面,党组织统筹公安、司法、妇联、民政等部门建立“周碰头、月研判”机制,党员调解员全程参与处置,联动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力量,成功化解1起外来务工家庭子女抚养权纠纷。目前全村累计排查家事纠纷数十件,化解率超80%,充分彰显党组织在矛盾化解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家事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下一步,洋蛮河村将以“党建引领政法提质”为目标,推动工作从“有效治理”向“优质治理”升级。党建固化反诈机制,以党员责任区为单位,落实“月宣传、季回访”制度,联动商企党组织开展员工培训,扩大护财安全覆盖面;完善纠纷化解体系,强化多部门联动统筹,增设“家事调解室”并邀请党员律师坐班,通过党员带头普法转变村民观念,从源头减少纠纷;党建赋能队伍建设,由老干部党支部每季度组织“明法纪”小分队培训,建立邻村党组织法治经验交流机制,以党员能力提升带动服务质效。洋蛮河村党组织将持续深化“党建+政法”融合实践,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强动力,护航村民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