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江淮赋——纪念江苏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礼赞
观夫长江怒吼,钟山昂首。八秩回眸,忆烽火之岁月;九州同祭,缅铁血之春秋。南京城墙,弹痕犹诉国殇;雨花台前,碧血长淬吴钩。江淮儿女,铸钢铁之长城;赤县军民,挽既倒之狂澜。今逢盛世,更须居安思危;复兴路上,尤当警钟长鸣!
第一章:国殇永志
若夫金陵阴云,华夏至痛。三十万骸骨,垒民族之恨;六周屠戮,刻文明之殇。中山陵柏,曾泣血而低垂;秦淮河水,竟漂橹而断流。马群碉堡,弹孔如眸怒视;浦口战壕,焦土似碑默立。刘老庄连,八十二士殉国;车桥战役,千百倭寇伏诛。此乃民族记忆,永志弗谖;人类教训,警醒寰宇!
第二章:铁血江淮
至若江淮大地,烽火连天。新四军部,旌旗东进云岭;黄桥决战,鼓角响彻苏中。郭村保卫,陈毅运筹帷幄;韦岗伏击,粟裕初试锋芒。盐阜区里,少奇灯下著论;黄花塘畔,将士月夜砺兵。苏北兵团,穿插如龙出水;海上纵队,突袭似箭离弦。军民鱼水,筑铜墙铁壁;家国同仇,化剑气长虹!
第三章:精神丰碑
观其抗战精神,光耀千秋。朱松寿毁家纾难,赴国难于危时;李兰丁携眷从军,赴战场而忘身。八女投江,南通女儿取义;三童诱敌,盐城少年捐躯。飞虎队中,吴大观志在苍穹;密码战里,沈安娜智藏玄机。国际义士,拉贝筑安全之区;海外记者,记录暴行之状。此诚民族气节,天地可表;人类正义,日月同昭!
第四章:文脉抗战
若夫笔阵墨锋,亦作干戈。梅兰芳蓄须,明志于氍毹;徐悲鸿绘马,寄慨于丹青。金陵学子,街头剧醒民众;苏州弦索,评弹声诉衷肠。邹韬奋办报,字字如投枪;范长江走笔,篇篇似惊雷。晓庄师范,育救亡之师;无锡国专,存文明之脉。此乃文化长城,不战而屈人;精神堡垒,无形而固本!
第五章:巾帼英烈
至若红妆铁甲,不让须眉。李贞乾一门,六口俱殉国;王海纹弱质,双枪震敌胆。张茜随军,战火中结连理;葛健豪办学,硝烟里育孤雏。南通女工,夜纺布匹供军需;扬州绣娘,密缝情报入针黹。今朝女兵方阵,继承遗志;舰艇女舵,续写荣光。是谓家国同构,岂分男女;忠义相传,共铸脊梁!
第六章:经济后盾
观其物力支前,江淮担当。荣氏企业,迁设备以保产能;永利铔厂,制酸铵而助军防。南通棉田,千亩俱作军布;盐阜盐场,万担尽充军粮。扬州船匠,造木舟济渡;徐州铁工,修枪械补装。苏中民众,节食捐金;南京商贾,毁家纾难。此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民心所向,胜算在握!
第七章:国际同盟
若乃得道多助,正义同襄。拉贝义举,护廿万于危城;魏特琳勇毅,庇妇孺于虎口。苏联飞鹰,血洒金陵上空;美国记者,笔揭屠城真相。韩国志士,协同锄奸;日本反战,同盟救亡。紫金草种,已开和平之花;马吉胶片,永证历史之殇。此谓人性光辉,超越国界;正义之盟,共护沧桑!
第八章:智械报国
若夫科技救国,智慧锋芒。金陵兵工,夜以继日铸剑;江南造船,潜修默造补舷。吴蕴初制碱,破解封锁;茅以升设计,保障通途。无线电波,密传军情如火;地下印刷,暗递情报如光。测绘学子,冒死勘战场;医科师生,战地救伤亡。此乃知识报国,不逊刀枪;科技强军,永固金汤!
第九章:烽火弦歌
观其烽火杏坛,弦歌不绝。流亡大学,西迁续文明火;战区中学,岩洞授课业忙。陶行知倡教,生活即教育;陈鹤琴办学,战地亦课堂。小学生拾弹壳,支援军工;中学生办壁报,唤醒愚蒙。今之南大北大楼,弹痕犹在;东大礼堂前,誓言铿锵。正所谓教育兴则国兴,文脉断则族亡!
第十章:统一战线
若乃众志成城,统战聚力。工商业者,捐金购机助战;宗教团体,祈福护国禳灾。民主党派,同商救亡大计;海外侨胞,远寄血汗钱粮。青帮洪门,弃前嫌赴国难;乡绅耆老,尽所能保家乡。此诚民族危亡,不分彼此;存亡之际,共赴疆场!
第十一章:战后重建
至若疮痍满目,重整河山。南京城垣,一砖一瓦再起;镇江街巷,千家万户重光。苏州园林,渐复往昔秀色;扬州廛市,重闻叫卖悠扬。永利复工,振兴民族工业;学校复课,培育建国栋梁。大江南北,军民共挥汗;运河两岸,稻麦再涌浪。正所谓多难兴邦,殷忧启圣;浴火重生,愈挫愈强!
第十二章:国防新篇
至若居安思危,铸盾今朝。金陵兵工,砺剑七秩锋芒;徐工重器,擎天国之栋梁。远望船队,巡碧波万里;卫星测控,揽苍穹八荒。国防教育,进校园润心;红色基地,缅先烈励志。社区演练,民众习防护;高校征兵,学子怀报国。看军民融合,共织天网;平战结合,同固金汤!
第十三章:少年传承
至若薪火相传,青春担当。抗战小学,山洞中书声琅;儿童剧团,硝烟里歌咏昂。今之少年,访老兵记史;校园学子,演话剧怀殇。国防科技,少年宫学制航模;红色故事,夏令营重走战场。雨花台下,红领巾宣誓;纪念碑前,共青团员志扬。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精神续则族昌!
第十四章:复兴征程
于是擎旗奋进,再谱华章。南京纪念馆,白鸽翔集;胜利纪念碑,鲜花吐芳。紫金山下,科技创新强军;扬子江畔,实业报国兴邦。国防宣讲团,走遍城乡;老兵故事会,感动青衿。红色旅游路,串联英雄足迹;双拥模范城,续写鱼水情长。待看中国梦圆日,必慰英灵含笑时!
第十五章:和平守望
于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抗战纪念馆,实证侵略罪责;和平女神像,永驻博爱情怀。中日青年,共植樱花友谊;历史学者,同勘战场遗存。国防教育,融入日常;警报试鸣,响彻城乡。惟愿战争永逝,然须警钟常在;但得寰球同心,和平之花永开!
颂曰:
八十春秋忆峥嵘,江淮血火铸长城。
金陵耻雪国魂在,吴越锋磨剑气横。
国防教育固根本,抗战精神启新程。
长江后浪推前浪,复兴路上警钟鸣!
(该作品荣获全省全民国防教育主题征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