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苏教名家”名单出炉 南通这些老师入选

交汇点新闻
浏览量
作者: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杨频萍
全文850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25年“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名单,南京市中华中学教师卞姗姗等全省共50名教师入选。

江苏教育家精神源远流长。自2009年起,江苏省率先启动“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了200位教育名家。2020年,省教育厅启动“‘苏教名家’培养工程”。该工程每年从正高级或特级教师中遴选50名优秀教师,计划到2030年遴选500人。工程的实施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价值引领,以“九大修炼”为培养内容,以“六个一”为目标定位,以“领航行动”为辐射平台,以“暑期学术周”为提升路径。此前,已有250名教育家型名教师、名校长、名专家在培,其“访百县走千校助万师”活动辐射全省近24万名教师,并在多省份开展帮扶活动。

工程通过三大举措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一是直面职业倦怠,以目标驱动和教育家精神为核心,建立“苏教名家”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通过导师榜样力量和同伴共学机制激发教师成长动力,让教师重拾教育初心。二是打通专业成长“最后一公里”,聚焦实践、聚集方法的示范引领,采用“导师制”帮助教师提炼教育教学主张,并凝练为教学理论,实现从个体智慧到群体共识的转化,并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师德,助力教师自觉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型。三是扩大优秀教师比例,通过日常浸润、项目赋能等策略实现教师个体突破,借助“区域领航活动”“名师工作室”等扩大辐射影响,带动团队和区域教育发展,同时组建综合指导团队,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系统反思,优化教育生态。

江苏省通过“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构建了一体化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政府、专家、个人、省市协同、团队共进的培养模式,搭建了从省级到区县级的人才培养梯队,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更高平台。同时,工程推动省域教育资源共享,通过挂钩薄弱学校、支教送教等活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流动,推进教育公平。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培养工程取得显著成果。此外,工程还形成了江苏基础教育的示范性样本,如张齐华的“社会化学习”等创新理念在全国推广,提升了江苏教育在全国的影响力,让更多孩子受益于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