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长江水下最深处!崇太长江隧道盾构掘进再获新突破

原创 南通发布
浏览量
作者:文丨记者 彭军君 通讯员 黄志豪 图丨通讯员 张卓雅
全文630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24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中铁隧道局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安全精准抵达长江水下最深处(89米),向着贯通前进。

作为南通交通格局“八龙过江”第六龙,沪渝蓉高铁以“北桥南隧”形式过江。其中,连接启东和崇明的崇启公铁长江大桥跨越长江北支,连接崇明和太仓的崇太长江隧道穿越长江南支。

崇太长江隧道是沪渝蓉高铁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14.25千米,是铁路隧道独头掘进距离最长(11.325千米)、穿越长江水下最深(89米)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隧道由沪杭客专公司建设、中铁隧道局采用15.4米超大直径盾构机“领航号”进行独头掘进施工。

面对埋深89米(0.9兆帕)极高静水压力及全线最复杂地质的隧道区间,中铁隧道局项目管理团队科学制定了“材料—结构—智能”三位一体多层级应对方案。自始发以来,“领航号”盾构机一路披荆斩棘,克服了浅覆土始发、长距离穿越复杂地层、高水压掘进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项目团队运用智能掘进、自动导向、隧道三维可视化、施工协同管理等先进技术,对盾构机姿态、管片拼装、沉降控制等关键环节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确保了盾构机在极限深度下的平稳运行和航线精准,实现了对长江生态和两岸建筑物的“零扰动”。

作为沪渝蓉高铁沪宁段的关键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隧道建成后,将大幅缩短上海与江苏的时空距离,对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