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里藏满沙地情! 2025启东优秀民歌展演圆满落幕

原创 南通发布
浏览量
作者:文 | 记者 黄海
全文642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当江海潮声漫过滩涂,当沙地乡音拂过街巷,属于启东人的“声音记忆”在剧场里鲜活绽放。10月7日,由启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启东市文化馆承办的“江潮新声吟渔歌 沙地乡音谱新篇——2025启东优秀民歌展演”在剧场正式开演,前来观看的市民朋友们共赴了一场浸润本土风情的听觉盛宴。

本次展演专为挖掘、传承启东民歌文化而生。节目内容丰富多元,尽显启东民歌的地域特色与艺术魅力。黄建军带来的男声独唱《我的家乡在长江口》开篇点题,唱出对家乡的深情眷恋;施建伟、尹一玲等演绎的山歌表演唱《运棉山歌+打麦号子》与庞锦芳、卢松祥领衔的《拣棉花》民歌表演唱,复刻了农耕劳作场景,将沙地传统劳动号子的质朴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庞锦芳的《日落西山雀进窝》、季杭英的《我请同志吕四来》各具韵味,或温婉或清亮的声线勾勒出启东的江海风光与人文情愫。

展演既有传统底蕴,更具创新活力。启东市老科大海韵艺术团的男声小合唱《泥水匠号子》,延续了沙地劳动号子高亢激昂的特质;黄建军与施亚新的男女声二重唱《山歌悠悠沙地风》,以默契配合诠释乡音传承。

沙地喵人声乐团带来的阿卡贝拉表演《启东可爱的家乡》《江海美食歌》,以无伴奏人声创新演绎本土主题,为传统民歌注入现代活力。压轴的《家有喜事》由江海戏曲团等联合呈现,欢快旋律传递出生活幸福感。

此次展演通过精品民歌山歌的集中呈现,系统展现了启东民歌的传承成果,既是对沙地文化中民歌、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保护,又以文艺活动的形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推动地域文化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