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活”起来 | 陆洪闸小学师生走进南通大学啬园校区
11日,陆洪闸小学全校师生走进南通大学啬园校区,开启一场集知识探索、文化浸润与思政教育于一体的研学之旅。此次活动打破课堂边界,以“行走的课堂”为载体,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成长,在他们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
在南通大学校史馆,一幅幅老照片和一段段文字记载,瞬间将孩子们带回百年前的岁月。在南通大学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孩子们循着校史发展的脉络,一步步了解通大与张謇先生的深厚渊源。从张謇先生秉持“实业救国、教育兴邦”的信念创办学校,到一代代通大人坚守教育初心、助力国家发展的历程,每一则故事都让孩子们驻足聆听、若有所思。通过生动的校史讲解,孩子们不仅知晓了南通大学的历史,更深刻理解了“教育是强国之基”的道理。
离开校史馆,孩子们又来到通大校园内的范曾艺术馆。推开大门,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悬挂在墙上,或描绘山河壮丽,或展现人文情怀,笔墨间尽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南通大学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仔细观察画作的线条、色彩,聆听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老师,这幅画为什么要画这些山水呀?”“这些书法文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从传统水墨画的技法传承,到作品中蕴含的家国情感,孩子们时不时举手提问,在与南通大学艺术专业教师的互动交流中,不仅感受到书画艺术的美感,更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环节,莫过于进入该校的200米饱和潜水模拟实验室。当巨大的潜水模拟舱出现在眼前时,孩子们忍不住发出“哇”的惊叹声。在南通大学特种医学研究院专业教师和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有序走进潜水模拟舱,近距离观察内部的设备、仪器,了解潜水舱的工作原理、航海医学的应用场景,以及我国在航海科技领域的发展成就。“原来这就是‘国之重器’!”“我们国家的科技好厉害!”孩子们的赞叹声此起彼伏。触摸着冰冷的钢铁外壳,听着工作人员讲述我国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自主研发的故事,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国家科技发展的硬核实力,也深刻明白“科技自立自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人努力奋斗的成果。这一刻,“长大要当科学家”“要为国家搞发明”的梦想,也在不少孩子心中悄悄萌芽。
“此次研学之旅,紧紧围绕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以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为精神内涵,以南通大学校史馆、艺术馆、200米饱和潜水模拟实验室等为‘活教材’,将抽象的思政知识转化为可看、可听、可触、可感的体验。不仅让孩子们在研学中拓宽了视野、学到了知识,更让爱国、求知、奋进的信念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南通市陆洪闸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秦雯表示,“相信这场特别的研学之旅,会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记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