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才:探索南通长牌文化

原创
浏览量
作者:季永健
全文980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在南通长牌协会首次会员作品研讨会上,81岁的李志才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创作《戏说南通长牌文化》一书的心路历程。
《戏说南通长牌文化》一书从南通长牌的起源与发展、牌面人物的介绍和背景、长牌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操作原则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创作目的就是加强南通长牌文化的传承,提高南通长牌文化的社会和法律地位,充分体现南通长牌文化的地域特色,引导牌友们文明打牌,让中老年牌友真正做到老有所乐、乐在其中。”
李志才在11岁时就学会了打长牌,至今已有60多年的牌龄。他平时不喝酒、不吸烟,打本地长牌就是他的业余爱好。在数十年的玩牌实践中,他做了有心人,对长牌的历史背景、发展进程、文化蕴含进行调查研究。
他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收集与南通长牌有关的资料、媒体上的报道、民间的传说,只要看到都及时收藏。在他的资料夹中,我们看到一张2014年4月10日的《江海晚报》,上面刊登了一篇《南通长牌跻身市级非遗名录》的文章,介绍了南通长牌入选南通非遗的消息。即便在闲聊中听到关于长牌的有效信息,他都会一一记录下来,追根寻源,一直到了解清楚为止。李志才说,弄清楚长牌发源、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是自己一生的愿望和追求。他还认为,将南通长牌历史、长牌发展历程和长牌文化记录下来,是对南通历史文化的一份贡献。
“南通长牌发明于元末明初。”李志才说。他在《戏说南通长牌文化》一书中详细论证了这一说法,特别对水泊梁山的历史与长牌的渊源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和分析。牌面人物是谁、图案和数字代表什么意思、长牌游戏的那些术语是怎么回事、长牌的发展变化有哪些……李志才在书中进行了阐述。他甚至认为南通长牌也有自己的精神,总结归纳为:不怕挫折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胜不骄败不馁的拼搏精神、不断总结追求完美的探索精神、锲而不舍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公平公正高度透明一视同仁的法治精神。他认为,这些都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
为了表彰李志才对南通长牌文化研究的贡献,南通长牌协会向李志才授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锦旗和特别贡献奖荣誉奖章。
生活中的李志才还是一个乐善好施、关爱弱势群体的人。有一年陪老伴住院治疗期间,李志才了解到一名老年患者家中困难,便立即拿出2000元递到他们手中;在电视新闻中,他看到了一居民因家中液化气发生爆炸造成高度烧伤,当即拿出1万元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委托他们转交给伤户家庭;疫情防控期间,有着50多年党龄的李志才主动向党组织缴纳了6000元特殊党费……连续10多年,他每年的各类捐款在10万元左右。李志才曾获得通州区2015~2016年度“慈善爱心奖”,也曾被社区推举为“优秀共产党员”。
“老骥伏枥千里志,不用扬鞭自奋蹄;为国为民再奉献,老树新枝花更香。”李志才自己创作了一首诗表达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