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片海

原创
浏览量
作者:王海波
全文1,169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我不是故意写这片海。比起别处的海,我家乡的这片海算不了什么,要说景色,真没有看头。

秋日凉爽多了,没有灼人的、金晃晃的太阳,天是低垂的,灰蒙蒙的,雨丝风片,织成一张无边无际的凉润的网。这个秋日,我在海里,立于船头,风便扑了上来,不猛烈,只是执着地贴着皮肤,带着海所特有的、微咸的腥气。浪缓缓地,一层推着一层,舐着船舷,发出一种浑厚的、低吟的声响。这声音,不像咆哮,倒像歌唱,一种无词的、发自肺腑深处的歌。

我便是为这歌声来的。船行愈远,岸便成了一条模糊的线,最终消失在天水之间。四周是完完全全的水。我仿佛不是航行其上,而是被这无垠的靛蓝缓缓地吸纳、宽容。我成了这巨大母体中的一个部分,如婴孩重归胞宫,在这温暖的羊水里轻轻地、安宁地蠕动。这感动是难以言喻的,为着这吞没一切的恢宏,也为着这包容一切的宽广。

然而,更令我心神摇曳的,却不是这自然的伟力。在海的深处,有什么东西刺破了圆融的海平线。起初是几个黑点,以为海鸟栖息的礁。近了,才显出巍峨的轮廓来,钢铁的骨骼森然耸立,仿若巨兽,任凭海浪拍打,它自岿然不动。在这洪荒般的背景里,它显得那么不真实,似神话里海神遗落的兵器,又似未来派画家笔下奇诡的幻象。这便是“巧夺天工”,以人的意志、人的智慧,在这曾是绝对禁忌的领域建起一座座流动的城堡。

浪声忽然变了节奏。那哗哗的、轻柔的吟唱里,混进了另一种声音,低沉而有力,是金属的摩擦,是机械的轰鸣,是海上巨物沉稳的脉搏。我听着,忽然觉得,这已分不清哪是海的歌唱,哪是人的号子。它们交织在一起,成了这秋日里最独特的交响。

我喜欢行走大海的感觉,所行之处,溅起浪花朵朵。我也喜欢浪花,浪花一经破浪,就有了生命。我更喜欢有生命的东西,岸边绿树、红花、青草,工地上的人,都是鲜活的生命。想象无法限制,你高不过我。3万年前,长江从这里入海;1000年前,范仲淹在这里筑堤围堰;30年前,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天然良港。历史所记住的,想来便是这样的瞬间。不是一个具体的年月日,而是一种恒久的姿态:人,站立于汹涌的波涛之上,以渺小之躯,行开创之事。这瞬间,因这无畏的创造,而成了永恒。

对这片海,我充满好奇与信心,并不是它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各种鱼类和海产品丰富,而是未来除了港口发展,更可构筑港口城市。这个诞生传奇故事的荒滩上,人们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海上城市。绿化带和公园遍布整个城市,清澈的河流蜿蜒穿过城市的心脏,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繁忙的港口,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型港口码头,犹如一条巨龙伸向大海,彰显出现代化气息。每天建设者们在这里忙碌着,汗水和艰辛构成港口的基石。工作之余,他们享受现代化的便利和大自然的恩赐,既带来物质上的富足,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人们追逐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无论是创业者、艺术家还是普通的劳动者,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这个海上城市中发光、发亮、发热。

船缓缓驶过那钢铁的森林。我已经到了很远的地方,没有看见建设者的面容,他们或许正隐在那纵横的钢架深处。但我却分明感到,海上建设者们无言的群像,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不必去寻找石头刻字,这满海的风、浪,这无垠的水,以及这水上的奇迹,都已是我用全部感动竖起的、最简约也最恒久的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