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红色根脉 助推乡村振兴 | 省老促会调研我市老区工作

南通发布
浏览量
作者:欣老区
全文834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10月10日至12日,江苏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理事长阎立率调研组赴南通,深入如皋、如东、海安等地,就红色资源保护、老区精神传承及乡村振兴帮扶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对南通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南通是江苏最早传播革命火种的地区之一。1922年,南通第一位共产党员吴亚鲁在此开展党的活动;1926年,中共南通独立支部在唐闸成立。土地革命时期,南通成为全国16个革命根据地之一;1930年,红十四军在如皋诞生,是江苏唯一列入中央序列的正规红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刘少奇、陈毅、粟裕等曾在此指挥战斗,新四军苏中四分区反“扫荡”反“清乡”斗争被延安《解放日报》誉为“辉煌的英勇奇迹”。解放战争时期,苏中七战七捷有五场战斗在南通打响,成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起点。

阎立一行先后参观红十四军纪念馆、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资料陈列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如皋红军小学、海安中专等,并与师生共演红色节目。他指出,南通把红色场馆、红军小学打造成“赓续红色血脉”重要阵地,经验可贵。近年来,全市老促会以“新时代老区情、新征程老区行”为主线,年均开展红色文化和老区精神宣讲1000余场,红色教育实现机关、校园、村居、网络全覆盖;今年,南通市及6个县(市、区)老促会同时荣获全国老区宣传工作特等奖。

调研期间,阎立特别关注乡村振兴和困难群体帮扶。在海安中专,他听取“滴水·筑梦”助学汇报,看望受助学生;在如东洋口镇南通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他对年接待10万人次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的做法表示赞赏。阎立一行对南通老促会在各县(市、区)乡镇全面推开的光伏发电、长效帮扶困难群众的创新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到镇村实地察看光伏电站建设情况。截至目前,南通已累计投入8438万元,建成村级光伏发电站300多座,累计并网发电4737万千瓦时,总收益2159万元,惠及1万多户困难群众。南通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实现全市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全覆盖。南通市老促会长效帮扶老区困难群众的经验探索,在全国老区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