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开放日”开出共治良方 | 三院东门停车治理有了“方案图”

原创
浏览量
作者:文、图 | 通讯员 奚焱
全文1,019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急救通道被电动车堵过两次,万一耽误抢救咋办?”“店门口天天停满车,顾客都没法进店!”10月15日上午,杏林桥城管工作站里,一场“城管开放日”专项协商会开得热火朝天。市城管局、区城管局新城桥城管中队、交警支队二大队、属地社区、三院相关负责人及居民代表围坐“圆桌”,把三院东门非机动车乱停的“痛点”摆上台,共同敲定了一套详实的治理“方案图”。

经过2个多小时的讨论,参会各方达成共识,明确了“宣传预热+联合整治” 的“两步走”计划。

第一步是为期两天的集中宣传,由市城管局统筹协调,各参与方各司其职:新城桥城管中队将在医院东门周边醒目位置和出入口张贴《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告知书》,重点告知来往居民“城管部门对‘拒不驶离’的违停非机动车辆有权依法暂扣”的法律边界,避免群众误解;交警支队二大队将配合城管部门,在现场解读“非机动车禁停区域划定标准”,用案例说明乱停车对急救通道的影响;三院制作宣传标识标牌悬挂在醒目位置,并通过门诊大厅电子屏、医院官方微信推送信息,告知就诊患者规范停车;社区网格员与物业人员则逐户走访沿街商铺,阐述“门前三包”责任,明确商铺需主动引导顾客规范停车,及时清理门前违停车辆。

第二步是为期一周的联合整治,会议商定在集中宣传结束后进入为期一周的“攻坚时段”,组建由新城桥城管中队、交警支队二大队、社区、物业和三院保安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整治绝不能‘简单粗暴’!” 市城管局领导在会上强调,会议明确整治流程:发现违停车辆后,工作人员先通过医院广播或电话联系车主,10分钟内未驶离且无回应的,再由城管中队依法登记暂扣,全程用执法记录仪记录,确保每一步都有法律依据。

“怕就怕整治一阵风,过段时间又反弹!”针对居民代表的担忧,协商会进一步敲定三项长效治理机制,确保问题不反复。其一,压实医院和商户“门前三包” 主体责任,明确物业每日需开展常态化巡查,对商铺占道停车、私设地锁等行为及时劝阻,屡教不改的上报城管部门进行查处;其二,强化保安“前端引导”作用,三院物业需在东门设置2个“流动引导岗”,就诊高峰时段安排保安值守,主动引导非机动车辆进入泊位,遇急救车通行时立即疏导周边车辆,保障通道畅通;其三,建立“多方联动督查”机制,市城管局、新城桥城管中队、交警支队二大队定期开展联合督查,通过“属地社区发现问题 — 物业初步处置 — 城管交警联合执法”的闭环流程,确保治理效果长效化。

新城桥城管中队负责人表示,此次协商会是 “城管开放日为民办实事” 的生动实践,接下来将督促各参与方按计划推进宣传工作,待宣传阶段结束后,再正式启动联合整治,切实把“方案图”变成“实景图”,解决三院东门停车难题。“城管开放日”活动为广大群众搭建了向政府建言献策的桥梁,邀请市民群众体验、监督城市管理工作,这种政民互动模式,持续增强了城市管理群众满意度和社会理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