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锐评|以江风海韵魅力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当“双节”的余温渐渐散去,一份亮眼的消费成绩单呈现在我们面前:10月1日至8日,我市65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01亿元,同比增长4.8%。这组数字背后,不仅是消费市场的“热力值”拉满,更是江风海韵滋养下的城市活力绽放——从长江边的文旅盛宴到黄海之滨的市井烟火,从老字号的焕新出彩到新业态的蓬勃生长,南通用独特的江海风情,让“双节”消费成为一场有温度、有韵味、有记忆的民生体验。
南通的消费活力,藏在“江风海韵”的文旅融合里。作为长江入海口的重要城市,南通既有长江的壮阔,又有黄海的浩瀚,更有濠河的婉约,“双节”期间,这些独特的自然禀赋与文化底蕴碰撞出奇妙的消费火花,让“看风景”变成了“沉浸式体验”。
五山滨江片区是南通重要的城市地标和生态腹地。“双节”期间,市民游客在这里休闲、运动、赏景,尽情领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荡着江畔的秋千、呼吸清新的江风,看着江上篮球场的角逐,感觉诗与远方就在身边。这里举办的南通文旅乐购嘉年华活动——连续7天的主舞台表演、千架无人机秀和主题巡游活动,为市民游客打造出不一般的潮流新场景。统计显示,嘉年华活动期间累计到场人数超40万人次,线上参与人数超100万人次,参展单位线上线下销售超1000万元。特别是随着“苏超”的火爆出圈,苏小狼、“通通”文旅IP等文创周边热卖,销售额超40万元。
南通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滨江临海的地理区位得天独厚。近年来,我市将沿海板块作为全市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的核心阵地,持续推动文商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推荐的“走缤纷百里 品黄海风味”旅游线路成为展示南通文旅魅力的重要名片。沿线的碧海银沙、黄金海滩、启唐城、林克斯温泉小镇、栟茶古镇、海上灯塔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双节”期间,从老少咸宜的美食嘉年华到亲子互动的乐园主题嘉年华,花式玩法持续“拉满”游客体验感,消费“热力值”一路稳步攀升。
濠河岸边,夜游经济成为消费新亮点。乘坐画舫穿梭于濠河之上,两岸的灯光秀勾勒出张謇故居、南通博物苑的历史轮廓;岸边的文创市集里,“南通有礼”的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从仿真河豚玩偶到江海风味的特色菜,游客既能带走“南通记忆”,也能品尝“南通味道”。这种“夜游+文创+美食”的组合,让濠河从“白天的景观”变成“夜晚的舞台”,也让文旅消费的“白天经济”延伸为“全天候经济”,数据显示“双节”期间濠河周边商圈夜间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0%,江风海韵的夜晚,正成为南通消费的“新增长点”。
8.01亿元的销售额背后,不仅有文旅的“诗与远方”,更有市井的“烟火日常”。在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老南通”的味道吸引着众多食客。百年老字号四宜糕团店门前排起了长队,这些带着江海风味的传统美食,在“双节”期间不仅销售额同比增长8%,更成为连接乡愁与消费的纽带。在万象城、圆融广场等现代化商圈,新业态的活力同样令人瞩目。这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商贸场景,让南通的消费既有“老味道”,又有“新玩法”,也让8.01亿元的销售额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消费能力的体现,更是江海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生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