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撑新质生产力|精准“体检”为风电安全保驾护航,辰同科技以自主创新填补国内超声检测领域空白

原创 南通发布
浏览量
作者:文 | 记者 王玮丽 图片由受访企业提供
全文1,242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17日,走进南通辰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厅,铺满一整面墙的专利授权书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我们自主研发的超声波检测仪器与装备,一台(套)里面就包含数十项专利。”辰同科技技术总监许滨自豪地说,全球首创的6m超高精度风电主轴承液浸超声波自动探伤装备就是从这里出厂交付的。

超声波具有穿透性强、非破坏性等特点,应用场景广泛。在医学领域,通过超声波检测可以获取人体内部的图像信息,辅助诊断治疗。而在工业领域,利用超声波也能为金属零部件做“体检”,精准找出内部缺陷,筛选出不合格品。

以往,制造业企业对工业产品进行超声波检测,使用的自动化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不但价格高昂,后续维护成本也很高。使用手持设备,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还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了解到市场需求后,辰同科技基于在机械行业的多年积累,开启全自动超声检测高端设备的研发之路,并将眼光瞄准风电领域。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转动时使用的主轴轴承,是风力发电机制造环节中“皇冠上的明珠”。主轴承的质量,事关风电装置的运行安全,哪怕是内部一道肉眼不可见的裂纹,也可能加速轴承老化,影响其使用寿命。“风电主轴承的大型化与高端化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许滨介绍,策应高端轴承制造用户需求,辰同科技为其量身定制,率先推出可以检测6米超大直径风电主轴承的超声波液浸检测装备。

高精度、“0漏检”,是这套装备的最大亮点。它采用辰同科技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数字控制技术与超高精度超声波数字检测技术,能够有效判定产品内部的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最高检测精度为FBH0.5mm的平底孔,达到国际通用标准。

超声检测时,轴承套圈需要浸入液体介质中高速转动,如果水纹太大导致介质浑浊,也会影响到检测精度。“但用我们的设备,你几乎看不到水纹,就好像套圈静止了一样。”许滨说,这是公司一项发明专利——大规格轴承套圈自动定心装置。

机械臂自动上料、下料,发现缺陷自动报警……经测算,这套自动检测装备能够为客户节约5至8倍的人力成本支出。在检测时,它还能够实时记录并上传检测过程数据以及检测结果,实现了产品全检测过程的可靠性与可追溯性。

选准细分赛道,通过不断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辰同科技填补了国内超声检测领域的空白,也收获了纷至沓来的订单。公司研制的高端智能检测装备广泛应用于风电、航空航天、高铁、核电水电、半导体、3C等领域,在国内风电行业超声检测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

与高质量创造同步的,是知识产权的高增速。随着产品陆续推向市场,辰同科技每年保持三四十件的专利申请量,已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共93件。

2024年,市市场监管局将辰同科技列入专利培育“滴灌计划”入库企业,出具“一企一策”专利分析报告,从专利布局、专利挖掘等方面全程提供服务。去年9月,公司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聚焦精密制造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以高精度无损检测技术为核心,我们将紧紧围绕自主创新,全力推动中国精密制造及高端装备制造业检测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与升级。”辰同科技总经理何玉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