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中国纺织业“零碳制造”新标杆 | 百年大生建成国内首个碳中和智慧纺纱工厂
10月18日上午,中国首个碳中和智慧纺纱工厂在江苏省大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权威论证。正值大生集团创办130周年,这一突破吹响了中国纺织业迈向“零碳制造”新时代的号角。
投产仪式现场,大生集团公布了项目运行的关键数据:万锭用工稳定控制在8人以内,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综合用能单耗降低20%以上,生产运营和产品为近零碳排放。这个总投资1.87亿元、规模5万锭的碳中和项目,通过对现有厂房的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从“能耗管理”向“碳耗管理”的系统性升级。
在智能化车间内,清梳联到细纱工序全部采用轨道输送,AGV无人小车沿着预定路线精准穿梭。项目技术负责人顾雪峰介绍,工厂构建了覆盖全流程的碳足迹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碳排放的“实时体检”,“以清花工序为例,通过优化启停策略,实现了显著的碳减排。”
值得关注的是,工厂通过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与MES(制造执行系统)的深度融合,建立起以“碳预算”为导向的生产管控机制。“下达生产订单时,系统自动触发‘碳预算’分配与追踪。”顾雪峰表示,“这相当于为每个生产任务设置了‘碳额度’,实现高效生产与碳排精准控制。”
“大生项目以零碳发展为目标,在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等方面有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指出,“这不仅为整个纺织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也将加速产业升级,对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纺织业的绿色转型,既是实现国家减排目标的内在要求,更是突破国际贸易绿色壁垒、提升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大生集团的创新实践引发行业关注。同为百年企业的无锡一棉党委书记、董事长蔡赟在参观后表示:“绿色化发展是纺织行业发展的新赛道,大生率先示范,引领了中国纺织行业的进步。”
大生集团的前身为大生纱厂,由张謇创办于1895年。130年来,从开创民族纺织工业先河,到如今建成国内首个碳中和工厂,大生始终秉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引领行业创新变革。
“我们不仅是在建设一个工厂,更是在探索中国纺织业的绿色发展路径。”大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表示,“这份绿色答卷,是对130年实业报国传统的最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