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助人到被助:网格员七小时跨镇寻亲

原创 南通发布
浏览量
作者:文|记者 陈凯文
全文1,038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当时我们一家人心急如焚,甚至作了最坏的打算。幸亏有大家的帮助。”18日,说起几天前的“寻亲之旅”,通州区平潮镇平西村专职网格员顾胜男仍心有余悸,她说外公走失7小时后平安回家,多亏了网格的力量和大家的真情相助。

12日上午,顾胜男突然接到姐姐的电话——她年迈且需依靠轮椅代步的外公,于当日早上五点多独自离家外出,到上午九点仍未返回,家人多方搜寻无果。

作为每天扎根网格、熟悉辖区每一条街巷的网格员,顾胜男比其他人更清楚老人走失后“时间就是生命”的道理:“外公已经79岁了,之前还曾中风,说话不利索,行动不便,都是靠着轮椅行走。”安抚好焦虑的亲属后,顾胜男冷静下来,根据外公平时的活动范围与行为习惯,锁定了两个方向:平西村和湾子头村。

她第一时间拨通了平西村和湾子头村党支部书记的电话。两位书记听闻情况后,迅速整理出老人“轮椅代步、走失时间、体貌特征”等关键信息,编辑成寻人启事,同步发布到两村的网格群中。

消息发出后不久,网格的力量显现出来:顾胜男的手机不断震动,村民们的线索接踵而至:“早上6点左右在东边路口见过推轮椅的老人”“看到老人往九华方向去了”……通过这些零散的信息,她逐渐拼凑出外公的行进轨迹。平日里,顾胜男总在网格群里为村民答疑解惑、解决大小难题,而这一次,她成了乡亲们主动守护的对象,这份双向的温暖,让她焦虑的心渐渐安定。

可当线索指向九华镇时,顾胜男不由紧张起来——九华镇超出了她熟悉的范围,也超出了外公的正常活动范围。她和家人立即赶往九华镇,并第一时间向九华镇派出所求助。民警带她前往监控室,一帧一帧仔细排查画面。

时间来到了中午12点,此时距离老人离家已经过去了将近7小时。“他会不会摔倒在哪里啊!”顾胜男和家人愈发不安。民警突然指着屏幕道:“你看,是不是这位老人?”屏幕里,老人正推着轮椅缓慢前行,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人。民警顺着监控继续追踪,一步步缩小范围,最终锁定了几个关键区域。不久,在网格群线索与警方监控的双重指引下,顾胜男终于在九华镇一条路边找到了安然无恙的外公。

“一路上,大家都在热心帮助我,民警同志为了查监控饭也顾不上吃。”顾胜男回忆起那天的情形,百感交集。不论是网格群的一条条信息,还是路边热心群众的指引,都是善意与温情的汇聚。“下午一点多,还有上午提供线索的村民询问我情况。”这场历时七小时、跨越两镇的寻亲,不仅是一次亲人团聚,更让顾胜男深刻读懂了自己每天耕耘的“网格”:这张“网”不打鱼,网住的是民心与安定;这方“格”不写字,记录的是奉献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