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越老越聪明了

浏览量
作者:周大桥
全文609个字 阅读约需0分钟



妹妹打来电话,语气有点小兴奋:你猜猜,妈妈有多聪明?
小孩子才说聪明不聪明,92岁的人,不糊涂就是大幸了。妈妈能有多聪明?在亲友、乡邻的印象里,她一直是吃苦耐劳的角色,从未以聪明的形象示人。妹妹怎么突然发现了妈妈的“聪明”?
在水乡长大的妈妈喜欢吃黏食,汤圆、米糕之类是她的最爱。她买了十斤糯米,用净水浸泡一夜,然后简单晾干,再央邻居帮忙,跑到附近的加工厂碾碎成糯米粉。糯米碾好回来,是一个个湿的糯米粉团,要掰碎晾干,否则,容易发黄变质,不好吃。
平时,妈妈都一个人在家生活。妹妹在镇办企业上班,只有上班前和下班后绕道问候和看望一下妈妈,这就发现了妈妈的“聪明”。原来,晾晒了三个大晴天后,妈妈按老办法用竹筷搅和米粉,筷头上已不怎么黏粉,真的全部、彻底晒干了?妈妈心里并不踏实。可是,她老眼昏花,手指僵硬,眼看不出来,手捏也不能确切感觉出干燥程度……妈妈晒着太阳、动着脑筋,突然想出一个土办法:装袋之后,称称重量。第一天称是十四斤,第二天称是十二斤。妈妈心里盘算,米粉肯定还有水分,等到前后两天的米粉重量差不多了,就晒好了。妹妹受妈妈的水分测定土办法启发,也忽然开窍:糯米买回来时总共十斤,泡水之后重量会增加,但最终晒干的米粉重量还是应当接近十斤。妈妈笑了:那快了,估计还要两个(天)好太阳!
老了,懒得动了,人也被逼得智力升级了,我的老母亲!想想世上好多新发明新创造,也都是懒人,当然是聪明的懒人,最先琢磨出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