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本教科书
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她的一生本就是一部写满坚韧与热忱的教科书。
年轻时,她曾带领六名女教师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地建起一所学校,为家乡播撒知识的种子。在这个学校,她既当校长又任教师,晚上备课到深夜是常事。她带的班级在全乡测试中总是名列前茅。
生活中,她勤劳俭朴,常常说:“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记忆中,她很少闲坐,除了吃饭备课,总是脚步匆匆,像一条不知疲倦的溪流。
退休对母亲来说只是换了岗位。她成了社区最热心的志愿者,义务担任楼长,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从花甲到耄耋,楼道里常能听到她的声音,不是在协调邻里,就是在传达通知。谁家有需要,她总惦记着帮忙;楼道卫生、公共设施维护,她都默默操心。同时,她又在老年大学开启了新的旅程。十年间,她从零学起,最终加入了全国老年书画家协会。八十寿辰时,我们为她辑印画册,墨色间流淌着她晚霞般绚烂的才情与志气。
当病魔来袭,八十八岁高龄的母亲以惊人的毅力承受了五个月的病痛折磨——胃部手术后,又接连抗击甲流、新冠。这艰难的时光也成就了我们家人间最珍贵的陪伴。我们姐弟也像母亲当年抚育我们一样,笨拙却充满爱意地照顾她,表达我们对她的呵护与宠爱。多少个日夜,我们一遍遍呼唤“妈妈”,即使被病痛折磨得疲惫不堪,她的回应还是尽量做到清晰,那是她对我们爱的本能。这份坚持深深震撼着我们。
母亲用行动作墨,以岁月为纸,白手建校、从零学画、二十余年服务邻里;又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告别。亲朋好友都说我们姐弟孝顺,照顾这么久不容易。但我们深知,是母亲用最后的坚强和爱为我们创造了这场最深情的修行——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我们才真正领悟了爱的无私与反哺的深意。
母亲这本无字的教科书教会我们:生命的深广,在于坚韧前行,在于永不停歇地给予,也在于坦然接受爱的回馈与传递。母亲在讲台上、在画案旁、在楼道里、在病床上一笔一画留下生命的印记,早已成为我们心中不灭的灯火,光芒永在、爱意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