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记忆)抗日英烈单学优

浏览量
作者:张茂华
全文2,392个字 阅读约需0分钟

单学优,1921年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兴仁镇。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侵占了南通城,在平潮、兴仁、石港、金沙等地扶植了敌伪政权,到处构筑碉堡、工事,重点设防。1940年秋天,新四军在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后,向南通、如东、海门、启东挺进,先后在苏中四分区各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当时的兴仁镇因为地处南通与通东、通北的咽喉位置,成为敌我“拉锯”之地,斗争尖锐复杂,革命异常艰苦。兴仁地区伪区长李祖恩同伪团长赵伦仪狼狈为奸,无恶不作,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眼看着日本侵略者及其汉奸队伍的种种暴行,20岁的单学优毅然和学友顾汉文一起报名了位于苏中九分区掘港西方寺的抗日军政学校学习。1941年毕业后,单学优担任南通县警卫团二营见习排长,因为在革命斗争中表现积极勇敢,1942年光荣入党。1943年冬天,年仅22岁的单学优英勇牺牲。

抓“舌头”

1941年冬天,为了摸清日伪军的有关军事情报,新四军决定抓“舌头”,就是活捉敌人来审问。刚从抗日军政学校毕业的见习排长单学优就把自己化装成“小木匠”,另一个年龄大的战士化装成“老木匠”,这一老一小“师徒”二人身背斧、凿、锯、刨,利用黎明前的黑暗,一前一后来到掘港镇街头。

在街头河岸边,两个鬼子正在缩着身子哈气取暖,抬头发现了这两个木匠,急忙“咔嚓”一声拉起了枪栓。“老木匠”紧上一步,对着其中一个鬼子点头哈腰,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小木匠”一个箭步冲到背后,抡起板斧,“咔嚓”一声,鬼子的头颅分成了两半!另一个鬼子发现情况不妙,急忙端起三八大盖,早有准备的“老木匠”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办法,跳到鬼子身后,用一只大麻袋,张开袋口,从头向下把鬼子死死套住,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急得鬼子在麻袋里哇哇乱叫。两个“木匠”缴了两支三八大盖,像搬死猪一般,合力把鬼子俘虏扔到河边事先准备好的船上。一根绳子正系在船头和河对岸的树上。他们两手交替忙不迭地把船拉到对岸,扛起麻袋上了岸。这时敌人闻风追来,单学优他们早已不知去向。

夺步枪

当年新四军抗日斗争异常艰苦,尤其是缺少武器弹药。为了提高自己的战斗力,部队除了在大小战斗中收缴敌人的武器弹药以外,平时还千方百计伺机抢夺零散敌人的武器弹药。1942年,日伪在兴仁的驻军指挥部设在兴仁镇东南獭水桥头的王小和尚大院,有伪军日夜轮流值班担任警卫,每班两人。单学优他们暗中经过反复侦察,发现每到半夜三更后,站岗卫兵老是打瞌睡,有时干脆抱着长枪倚在工事木栏上睡觉。于是在这一年7月12日下午,单学优带着几个战士化装成农民混进镇里,在街道群众家隐蔽起来。

到了当夜三更过后,单学优他们从獭水桥下潜过一段路,轻手轻脚上了岸,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正在抱枪瞌睡的两个伪兵身后,用杀猪刀横在他们的脖子上,低声严厉地说:“我是二胖子单学优!不许出声!出声就杀死你!”听到“二胖子单学优”这个名字,两个伪兵吓得浑身像筛糠似的,结结巴巴:“四爷(他们背地里对新四军的称呼)饶命!”单学优低声说:“我们知道你们是被逼的,你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今天饶了你们一条命,把你们捆起来,让你们好向上司交代。枪弹我们拿走!”两个伪兵连忙缴了枪,又卸下子弹袋交给单学优,主动让单学优他们用麻绳背对背连捆在一起,战士们又在伪兵口中塞满棉花,然后带着枪支弹药从容地撤出兴仁镇。

拔“钉子”

1942年,在阚安与西亭之间有个庄子,地名何家桥,又名何家油榨,是汉奸于培根的“五乡联防队”的驻扎地。这些伪军平时无恶不作,尤其是经常对河道航行的货船大肆敲诈勒索,搞得地方百姓苦不堪言。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派代表要求新四军警卫团拔掉于培根的联防队这颗“钉子”。

为了打击日伪势力的嚣张气焰,警卫团制定了“拔钉子”的作战方案。农历八月中旬的一天夜里,单学优和几个战士化装成商人模样,用竹篙撑着满载棉花的木船,从阚安向东航行,经过何家桥河段时,故意弄出响声来。果然,站岗的两个伪兵提着枪奔到河边,大声吆喝起来:“停船!停船!要检查!”单学优连忙让船靠了岸,连连打招呼:“老总,就是些棉花,没有违禁物品!”这时两个伪兵跳上了船,恶狠狠地说:“到底装了什么?你们懂规矩吗?”原来这个所谓的“规矩”,就是给他们“买路钱”。说时迟那时快,两个伪兵脚跟还没站稳,四个新四军战士分别紧紧抱住两个伪兵,其他战士用麻绳把伪兵捆得结结实实,用棉花把他们的嘴巴塞得严严实实,然后这两个伪兵被推到河心,这叫“扎粽子”。接着,早就埋伏在伪军据点周围的新四军部队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进据点。这时二十多个伪兵在睡梦中惊醒,在新四军一片“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喊声中,多数举手投降。少数伪兵企图顽抗,被当场击毙。

这一战打得干净利落,缴获了二十余支长短枪和几百发子弹,捣毁了联防队的窝,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为当地百姓除了一害。

遭不测

1942年初冬,单学优被提拔为营教导员。当时日伪进犯我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北兴桥以及北兴桥附近的二爻、童家店、穆家园一带。其间,我军取得了谢家渡战斗的胜利。当时敌人不甘心他们的失败,继续下乡骚扰。

在这种形势下,警卫团营教导员单学优和民运科长顾纪以及顾明武秘密在穆家园一个群众家里开会。就在这个时段,五个日伪特务化装成农民混进了村子。其中一个特务正在向群众问路时,无意中瞥见了单学优。这个特务急忙大声招呼其他特务:“二胖子在这里!快抓活的!快!”

在这种意外的危险时刻,单学优极其冷静,连忙叫两位同志隐蔽,自己从腰间掏出一颗手榴弹,拉开了引线,用力扔向刚刚冲进大门的五个特务。手榴弹狠狠砸在大门框上,在反弹时的低空中轰然炸开,当场炸死两个特务,其余特务见势不妙,回头夺门而逃。新四军其他两位同志转危为安,单学优因为不幸被一颗弹片砸入右膝盖,受了重伤,伤口后来又因条件艰苦,药品奇缺,出现严重感染,引发了败血症,不幸于1943年1月30日不治身亡,年仅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