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栟茶市

浏览量
作者:缪庭
全文1,038个字 阅读约需0分钟


如东栟茶清末商号近三百,人口十万余,镇区近五里的“丁”字形石板长街和西圈门向南、北板桥向北的砖铺街已全部铺成。
民国元年(1912)经东台公署批准栟茶镇成立栟茶市董事办事处,缪步青任董事,栟茶始称“市”。
1913年栟茶人口逾十二万,可耕面积达三十万亩,遂建立栟茶市公所,仍隶属东台。栟茶市除了管辖栟茶镇、浒澪镇外,还管辖二百五十多个村庄。市公所驻于通济桥北首的寿圣寺。其后设立栟茶市巡警局,一些机构冠以“市”之称。栟茶启秀高等小学堂更名为栟茶市立第一高等小学校。由缪兰章(缪香谷)创办并任堂长的养正初等小学堂更名为栟茶市立第二初等小学校。西区、南区两所初等小学分别更名为栟茶市立第三、第四初等小学校。其后创建的小学命名为栟茶市立第五初小(范浅)、栟茶市立第六初小(康庄),栟茶市立第七初小(浒澪)。1926年缪文功、张正藩编成《栟茶市乡土志》。
1921年8月设立栟茶市公共图书馆,馆室十三间,藏书一万册。1922年缪步青筹集大洋9995元,购置建材,拟修小洋口三孔石涵。1925年 栟茶市的叶实夫、缪德载、蔡牧山、蔡晦渔、蔡观明等发起青年进步组织“知社”,成员三十多人,出版刊物《海日》,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8年1月成立栟茶市行政局,发行官方报纸《昌报》共一百数十期。成立栟茶市保卫团和商团、渔团。剪辫放足,创办启秀石印社,建立栟茶初级中学,建立十几所小学。设立民众教育馆、公共体育场和栟茶市公园。另有更具体二十项业绩不一一赘述。
笔者珍藏一幅栟茶市全图,62×44厘米,铅印,彩色,制于1928年8月(见上图)。图中河流、主道、小道纵横交错,桥梁、庙宇、村庄错落有致。标有二百九十多个地名,其中大多数是现在废弃的老地名。北捍堰(范公堤)北边,由东向西灶墩有编号,南捍堰(嵇公堤)长约三十里,呈弓背状。
老地名中不少有数字,例如:五里坊、七里缺。有的与植物有关,例如:椿树园、竹窠头。有的表明地貌特征,例如:沙港、滩河口。还有些带有典故色彩,例如:晒衣口、关口桥。姓氏地名达八十多个,诸如:翟家庄、费家庄。有一些用了两个姓,例如:缪杨庄、金田庄。有的为了避免同名,加上东、西、南、北、大、小,例如:南蔡家楼、北蔡家楼;东大缪庄、西大缪庄、小缪家庄。有很多以河、庙、窑、坝、岸、环命名。还有些表明荒芜之地,例如:黄泥荡、长瞭荒田。长瞭荒田位于栟茶市东南,按比例推算约八千亩。
1929年8月奉令栟茶市行政局与角斜乡行政局合并,成立东台县第四区公所,栟茶“市”改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