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殡殓师老葛

浏览量
作者:阿虎
全文1,015个字 阅读约需0分钟


天刚麻麻亮,家住松洋小区的葛强师傅已起床了。他今天应约,要带两名帮工去三号桥北岸的一处被征用地块为事主家迁坟。带好大锹、绳索、充电灯等用具就出发了。鞭炮声中,事主稍加祭祀,并象征性地挖了第一锹后,即破土动工了。老葛要与帮工挖开坟墓,拾取骨殖,用红布包裹,墓坑中撒上茶叶和米后回填如初,再请灵车送至殡仪馆火化,然后前往事主老家镇级公墓安放。
葛强师傅已过花甲,精神矍铄,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他十六岁中学毕业后,两年学会了理发,就跟着师父挟刀包,去为人家丧事剪“寿头”,为孝子挽钉理发。千禧年后,老葛除了在家中店铺理发,还干起了乡村殡殓一条龙服务的营生。二十多年来,雉水千纸鹤、花环圆千家,每年都要承办上百户斋事。
让逝者体面地走完最后一段路,传承对生命的敬畏,提醒生者珍爱生活。如果说死亡会拉近世间所有的不平等,那么乡村殡殓师就是值得尊重的祭奠司仪了。老葛胆大心细,操办理事合规有序。行话说:长铁匠,短木匠,守时最数收尸匠。传统民俗,逝者离世无奈何,殡殓斋日却不可误,只要事主有约,都需风雨无阻。就是正常的亡故也是情况各异,突发的安全事故、车祸、离奇伤亡,往往让人手足无措,而老葛均能坦然面对。有时他还会帮助保留现场,待有关部门作出结论才去处置。
老葛既能入乡随俗,又与时俱进。百里不同风,乡镇不同俗。慎终追远,时代不同了,移风易俗,有老人离世,子女还在异域他乡的;亦有亡故数天,邻居尚不知晓的。老葛受请都会与主事者交谈,了解相关要求和意愿。他总能及时提供各种服务,尽量本着简约礼葬的人性温情,并且严守职业道德,从不擅自拍照,保护逝者及其家人的隐私。
老葛上门服务都会主动说明丧礼流程,诸如取出死者存款(省却身份证注销后的麻烦),到医院诊所、社区申报,去派出所开出死亡证明,给亲属朋友报信。如果是女性逝者,他会约请女性同行,为亡者沐尸、化妆暖衣。
老葛逢年过节或参与酒宴集会都不主动与人招呼握手,也不串门闲聊。有时还要低调配合公家部门处理矛盾,对于亡者的身边金银款项、贵重物品都会如实交予主家。他也不计较相关酬劳,不收那些昧心钱,亦不和同行争业务。虽说此行晦僻,忌讳尴尬,也不讲价、不赊账,但毕竟后继乏人,难有年轻人从业。好在他并非单打一,平日仍为中老年顾客理发,生意却也兴旺。如有事主来电话需外出,老主顾都能理解。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老葛的殡殓服务让乡村的独特文化得以延续。子孙泣血悲声切,殡翁扶柩步从容。他的付出值得人们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