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平板,竟然掉进“连环骗”
四月末的通城,漫天的杨絮飘得细密,乌瓦、青石板上似积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陈伯独坐在堂屋的藤椅上,八仙桌上一台老式收音机正播着童子戏《陈英卖水》,那老腔老调衬得日子愈发孤寂。老伴儿患肺癌已经走了整十年,独生女儿虽嫁到城里,但每周都会抽空回来看望他。街坊都说他福气好,女儿贴心、退休金不薄、自己还有精力把院里的花花草草收拾得整齐划一,可只有他自己晓得,这日子像泡久了的茶,越喝越寡淡。
傍晚,陈伯去巷口杂货店打酱油。柜台里的智能手机忽然“叮咚”响了一声,店主芳婶举着手机笑:“老陈,您也装一个,这里头可热闹啦!”陈伯摆手:“我学不来这些新玩意儿。”可他还是多看了几眼那视频,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隔天,陈伯刷老年公交卡去了城里,硬是让女儿帮着在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账号,头像选的是老伴生前栽的那盆法莲栀子。起初不过是刷刷花木群的养植经,直到某夜,陈伯在浏览短视频时,一条私信突然跳出来:“九成新苹果iPad mini,原价6000元,现3000元出手。”附的照片里机器外观良好,发票、序列号一应俱全。如此低的价格让一直想买台平板学习视频制作的陈伯动心了。他与对方讲好价钱,准备通过平台交易时,那个自称姓黄的卖家却打来微信语音电话:“爷爷,我妈胃癌晚期,急着凑手术费,平台打款慢,您行个好,先从微信转500元定金,好吗?”
陈伯心一揪,想起老伴临终前紧紧攥着他的手,指甲都陷进肉里。他不再有其他的想法,直接转了500元过去。次日,对方便发来快递单截图,还附了张身份证照片,黄某某,广西柳州人,方脸阔额,看起来像个实诚的孩子。
三天后包裹到了,拆开却是只破旧的老人机,陈伯气得眼前发黑,差点晕过去,他急忙拨打电话,对方连声道歉:“仓库发错了!爷爷,我这就给您补寄,再退您300元!”这下,陈伯反倒过意不去了,他将手机退回并支付了30元运费。夜里,他对着窗外发呆,墙根无精打采的芒草像极了老伴形销骨立的身子。
如此反复半月,黄某某以“补发新机”“借生活费”“合伙卖音响”等由头,让陈伯陆陆续续转了18000元,陈伯却始终没有收到平板电脑。多次转账未果,陈伯心底直犯嘀咕,每回待他追问时,对方就发来一段医院走廊的视频:刺眼的白炽灯下,白色加床上中年女人在痛苦呻吟。“爷爷,您就当行善积德吧。”这话像根针戳得陈伯彻夜难眠,他默默删除了对方的联系方式,没有把事情告诉任何人。
女儿来送枇杷,见陈伯情绪低落,关心地问其身体哪里不舒服,陈伯支吾着只说夜里视频刷多了,没睡好。
那日,陈伯正给法莲栀子剪枯叶,一个头像为“警徽”的陌生人请求添加。“我是市公安局的王警官,您5月初被诈骗的案件经调查已侦破,请配合相关工作。”对方发来盖着公章的法律文书,还有一张戴手铐的男人的照片,正是黄某某。陈伯手一抖,花剪“咣啷”掉到地上。“目前,法院与律师已介入,需支付律师费和诉讼费共5000元。您把钱转到这个安全账户。”王警官的口吻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陈伯翻出存单,想起老伴临终的叮嘱“咱攒点钱不容易,不要给人骗走”,可转念又想:警察总不会骗人吧?
转账当晚,王警官来电:“给上头领导送点礼,案子可以快些了结。”陈伯深信不疑,又转了12000元用于打点关系。收款后,王警官让陈伯等律师告知开庭时间及相关事项。
等了一周,有个自称李律师的人把陈伯拉进“维权群”,群里七八个受害者整日晒维权成功的记录。李律师要求陈伯前往广西开庭,同时需支付诉讼费、差旅费、律师费等一系列费用。一心想捞回成本的陈伯像被人牵着鼻子走,又往指定账户打了32000元。
“爸,你脸色这么难看?又没睡好?”周末,女儿做了一桌好菜,发现陈伯半天没动筷子。陈伯静默良久,掏出手机,那些聊天记录就像一根根鱼线,每根都穿着精心设计的诱饵。女儿当场报警,反诈中心民警老张上门时,陈伯盯着那盆法莲栀子自嘲:“他说他妈在医院……”
老张就涉案的聊天平台账号、银行卡信息等关键证据进行深度分析,揭露了令人震惊的事实:从陈伯最初接触的“平板卖家”到自称的“破案民警”,再到“维权律师”,这些角色竟然全部由犯罪嫌疑人黄某某一人扮演。顺着资金流向,警方锁定黄某某的身份信息赶赴广西北海,将其捉拿归案。
结案那日,老张送还追回的30000元。陈伯盯着钞票,问:“那医院录像……”
“特效合成。”
女儿给陈伯买了台iPad Pro,里头存满了反诈视频教材。如今,陈伯常去社区反诈讲座当“活教材”,讲到最后,举着iPad总结:“陌生电话、微信要留心,不听信、慎言行;骗子手段要看清,冷静思考不焦心;钱财交易需谨慎,心中警钟要长鸣。骗子惦记咱的养老钱,老哥哥老姐姐,咱得守好钱包,不给孩子添乱!”
台下掌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