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瞎子

浏览量
作者:赵一锋
全文1,113个字 阅读约需0分钟

隆庆和尚(?—1968),晚清民国时如皋县掘港场(今属如东)东三元宫住持,因双目失明,老百姓戏称“隆庆瞎子”。隆庆道行高深,虽盲但擅器乐,尤长于古琴。

东三元宫位于掘港东郊范公堤旁,初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清代屡有修缮,同治二年(1863)重修。重修后,庙有三进,前殿是戏台,中殿供奉三元大帝,后殿祀观音大士,配殿是日月宫等。东三元宫历来是掘港盐场公署管理,每年立春,掘港场大使、主簿、都司“三堂官”都要来此拜祭三元大帝,祈祷风调雨顺。东三元宫原为道家所有,不知何时为佛家所有,隆庆和尚就是东三元宫最后一任当家师。笔者小时候住得离东三元宫旧址不远,还有几个隆庆的徒弟住在附近,偶尔还会说起他。

隆庆住持东三元宫时,庙里有七八个僧人,都是他的徒弟或者晚辈。隆庆性恬淡,对弟子宽仁,自己守戒,但弟子庙外可以开荤,在庙里可食用海鲜。东三元宫平日为老百姓做佛事,隆庆都是尽心尽力,经忏中演奏器乐最为出彩,四乡八镇的人听闻隆庆上台都赶来看热闹。如果仅是如此,隆庆也只是一个普通僧人,隆庆偏偏会弹古琴,却是一个“奇葩”。僧人会器乐多是为佛事服务,古琴在佛事中是无用武之地的,隆庆弹古琴大抵是自娱修身。

隆庆平日里在庙里弹琴,夜深人静时,周边乡邻得格外一份清幽,同道常邀请其外出操缦。某日应地藏庙住持广慈之邀,隆庆去西街携琴访友,遂在地藏庙开了个“古琴派对”。同道们弹琴论道,不觉更深,大家意犹未尽,隆庆弹琴,广慈吹箫合奏,夜深人静,传得很远,家住弹琴桥边的一个孩童跟着大人在庙里玩,至今还记得。如今,听琴的孩童已是耄耋老翁,说起隆庆,说起那晚听隆庆弹古琴的事。

皋东素有古琴法脉,隆庆曾在东林禅院,疑从云闲上人学琴,但无文字记载,隆庆的古琴传承成谜。东林禅院历来风雅,清代“蠙山八景”中就有“东林诗社”,寺僧不光会做诗,还擅古琴,住持冷泉、云闲都是古琴高手,云闲更是晚清最重要的广陵派古琴大师,隆庆应是受到东林禅院的影响。隆庆众弟子似乎对古琴不太感兴趣,没有人会弹古琴。

1949年鼎新后,东三元宫庙宇年久失修,逐步被拆除,隆庆和弟子们住到仅存的厢房。1958年,县政府在国清寺举办“培训班”,全县僧道尼纷纷还俗,东三元宫的和尚被安排到镇上的福利厂、副食品厂上班,隆庆年纪大了,仍然留在庙里。隆庆人缘好,受到弟子和邻居们的照顾,在庙里还偷偷坚持修行,只是再也听不到他弹古琴了。1968年某日,隆庆溺于庙旁边的小河,有说是自沉,世寿约八十。隆庆圆寂后,据说庙周围常有灵异事件,夜里还有人会看到他,有人出车祸突然被一股神秘力量推开,此公每年清明、中元都给“瞎佬佬”烧“红纸包”。

2007年,隆庆的徒弟林如和尚示寂后,再没听到有人提起隆庆瞎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