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几代婆媳,关系处理相当复杂
盛夏时节,大哥接母亲去他那儿避暑。大哥家住近郊,依山傍水,气温明显低于闹市区。然而住了没几天,母亲就悄悄给我打电话,说她气坏了。
原来闲来无事,大嫂总在她耳边数落大哥懒,什么家务活都不做……母亲出了名的“护犊子”,瘌痢头儿子自家的好,听了难免义愤填膺。
平心而论,大哥算得上模范丈夫,每天负责买菜做饭(我们都知道这项工作占了家务活的大部分)。如今扫地有扫地机器人,洗衣有洗衣机……唯有买菜做饭,除了少数过程可以借助一下电饭煲、烤箱之类,其他大多得人力一步一步完成。对于大嫂将“买菜做饭”从家务活名录里剔除,母亲虽然非常愤怒,但也知道在人屋檐下不宜发作。于是,她只能偷偷告诉我,表达一下她的不满,同时为大哥常年吃力不讨好而难过。
好在没过几天,母亲就原谅了低情商的大嫂,因为侄媳妇带着侄孙女也回大哥家住了两天。侄媳妇在一家外企当白领,据说有严重的洁癖,家里必须一尘不染才住得下去。据说她有某种特别的“洁癖”,洗碗、拖地甚至叠被子都嫌脏,不愿亲力亲为,一切都得大嫂这个婆婆去做。
“淑琴(我大嫂的名字)毕竟是个重症病人。年轻人不干活,让她去做,怎么说得过去……”母亲再次义愤填膺,这次针对的是孙媳妇。她已经部分原谅了大嫂,毕竟她也成了受害者,“坏人”被另一个“坏人”磨了。
大嫂曾患癌症,办理过重症认证,多年前就病退在家。两年前因为手术后遗症,还领到了残疾证,是国家承认的残疾人。这样一个人侍候年纪轻轻的晚辈,情理上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还好你奶奶早就去世了,不然肯定会觉得一代不如一代,实在看不下去。”母亲叹了口气对我说。
钱锺书在《围城》里写道:“在西洋家庭里,丈母娘跟女婿间的争斗,是至今保存的古风,我们中国家庭里婆婆和媳妇的敌视,也不输他们那样悠久的历史。只有媳妇怀孕,婆婆要依仗了她才能荣升祖母,于是对她开始迁就。到媳妇养了个真实不假的男孩子,婆婆更加让步。”母亲在当儿媳初期,也颇不受奶奶待见。奶奶娘家是富商,母亲家在他们眼里则是到城里讨生活的乡下人。奶奶觉得这个儿媳出身寒微,容易让势利眼的邻居笑话。好在母亲连生3个儿子,扭转了局势,让老太太另眼相看。到了奶奶晚年,母亲多次在病床前日夜侍候,比姑妈孝顺得多,奶奶临终前给了母亲很高评价。
自然界除了人类,似乎没有任何一种动物需要处理婆媳关系,人类中也只有少数国家婆媳有机会经常住在一起。从我家几代婆媳来看,要想相处和谐既难也不难。母亲在做儿媳方面,无疑表现最好。除了运气好生了一堆儿子,以诚待人让她最终赢得了婆婆的“五星好评”。眼下她老人家已经87岁,下面两代媳妇想要逆转她给的差评,可以努力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