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牵引通城暑期旅游
暑期过半,南通旅游市场迎来了消费热潮,亲子、银发、大学生,三股“代际热潮”交织成网,展现不同年龄群体对“诗与远方”的多元诠释。
暑期游呈现三股“代际热潮”
“和友人一家一起报了市区一家旅行社组织的赴大连‘亲子游’团队,这一趟下来,我们都觉得挺值得!”5日,刚结束旅程的小慧笑着对记者说,“女儿说这趟旅行收获满满,真正认识到什么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漫长而美丽的黄金海岸线充满独特的海滨风情,因海蚀作用形成的不同状态风化岩鬼斧神工;原生态的赶海体验尽情享受渔获之乐,乘游艇出海让海风吹散生活中所有的烦忧……小慧说,一次出游,让久违的浪漫和惬意得以在异域再次拥有。
小慧一家参加的是为期五天四夜的“亲子游”,自成特色的美丽城市风光、别具风味的当地美食、海洋生物标本折射的海洋宝藏、旅顺军港展示的历史沧桑,旅行过程中感受的所有一切,都在这场难忘的“亲子游”中烙下深刻的印记。
今年67岁的市民陈先生,在这个暑期和老伴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银发游贵州”旅游团。他说,喜欢摄影的老伴还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组图片,赢得不少好友点赞。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多年前,我就接触了描写地处贵州贵阳境内黄果树瀑布壮美气势的诗句。那天随团赶到实地后,远远地就看到黄果树瀑布那磅礴的身姿如画卷般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瀑布奔腾发出的轰鸣声恰似千军万马而来,又似天边的滚滚雷声绵延不绝,太震撼了!”陈先生对实地零距离耳闻目睹带来的感受赞不绝口,“那天我们的运气特别好!我和老年游的游客们还看到了阳光穿透水雾形成绚丽彩虹横跨瀑布的画面,那种大自然惊世之作带来的摄人心魄的美,简直无法形容……”
“热门景点只能看‘人海’,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一些小众冷门景点。”研二女生小苏告诉记者,“趁着暑假和好姐妹去了趟宜兴,竹海和龙背山公园非常值得。”
多元旅游产品受消费者青睐
无论是自然风光游、文化研学游,还是银发康养游、亲子度假游,记者走访我市多个旅行社了解到,暑期旅游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日趋细分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受夏季高温天气影响,亲水类、避暑类旅游产品持续热销。“目前能成团的基本都是热门线路,其中周边城市浙江三日游最受欢迎,价格在每人七八百元。”5日下午,市区北大街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蔡女士向记者介绍,浙江的安吉、桐庐、莫干山等地“避暑纳凉线路”备受游客青睐,成为不少市民到周边城市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在崇川区濠河风景区附近的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王女士介绍,暑期大学生群体选择浙江线路的占比有所上升。“浙江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值得称道。浙江离江苏不远,旅程相对轻松。并且,产品组合丰富,有漂流、索道、心跳乐园等小孩子和年轻人都喜欢的刺激项目。竹林云海、溪流瀑布等多样性景观,满足家庭客群休闲度假需求。”
在旅游产品方面,三峡游轮线路尤其受到老年游客青睐。“游轮旅行节奏舒缓,适合老年人。可以选择从宜昌到重庆的‘上水航线’,根据舱位不同人均价格在4000~6000元不等。”王女士介绍。
随着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旅行社推出的定制游产品成为市场新宠。王女士介绍,游客可以根据需求自主设计行程,30人左右的定制团性价比较高。
暑期虽然过半,旅游市场热度依然不减。王女士透露,7月以来,她所在的旅行社接待游客量较平日明显增加。一方面,不少通城市民外出追寻“诗与远方”;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感受江海明珠的独特魅力。
“南通的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城市,但是近年来小众旅游目的地兴起,以及苏超赛事流量加持,南通旅游正在逐渐焕发生机。”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三驾马车”各有各“热点”
中国旅游报社通过采访多家旅行社,总结了牵引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火热的“三驾马车”:亲子游占六成、银发出游人数翻倍、大学生游客暴涨77%。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旅游意识的日益形成,旅游市场的出现的种种变化,具有了生动而鲜活的时代内涵。”5日下午,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冯赞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剖析暑期各种旅游热时,坦率地介绍了自己的观点。
冯赞认为,今年的暑期旅游,传统的“亲子游”,主打的仍然是被人们青睐的“传统网红打卡地”。他解释,像北京、海南这种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旅游目的地,就是其中的代表;到北京看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到海南看碧海银沙椰风海韵中的那朵朵浪花,这些具有相当高人气的知名旅游目的地,一直是热门中的热门,难以被其他旅游目的地所替代。
“与以往不同,今年创新性的‘亲子游’结合‘研学游’在暑期得以出圈。现在很多旅行社,特别针对一些重点旅游城市如重庆这种旅游目的地,围绕渣滓洞等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掘红色资源、辐射红色文化,推出带有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孩子高尚情操的‘亲子游’,将文旅融合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在旅游中通过潜移默化的革命传统教育,塑造孩子正确的‘三观’。”冯赞说,这样的“亲子游”具备了深刻内涵。
至于我市越来越多的“银发一族”在纷纷“走出去”后形成的“银发旅游热”,冯赞认为今年也出现了新特点,“一些父母忙于工作走不开,退休不久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主动接力,带着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一起外出旅游,‘一老一小看世界’。这也是传统‘亲子游’方式的延伸和补充。”
“大学生暑期旅游热,则热在带有‘新奇特’色彩的小众旅游打卡地。”冯赞介绍,“年轻人追求个性,保持着强烈的探索身边世界的好奇心。同样一路往北,他们通常不会去选择那些人流汹涌之地,宁可到连云港品尝小海鲜、到徐州感受伏羊节,嗜好冷门之地。如果南下,他们往往也不会去杭州、去千岛湖,而是选择去台州、去仙居、去看石长城。为了哪怕一个很小的愿望,他们可以千里奔赴一座城。这就是年轻人暑期旅游与众不同的热点所在。”